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今世界各国间激烈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中小学教师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工资收入不高、工作压力大、社会地位低等原因,中小学教师正成为职业倦怠高发人群。为提高教师待遇,国务院于2009年1月1日起,率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政策。通过对需要层次理论、公平理论和双因素理论的梳理,本文以绩效工资满意度为自变量,职业倦怠为因变量,并选取教师工作满意度为中介变量,对此理论模型进行演绎推理,提出了四个研究假设,并通过实证分析进行了验证。本研究以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数据收集,回收有效问卷282份。选取国内成熟量表对三个变量进行测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本文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绩效工资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负向影响;工作满意度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负向影响;绩效工资对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满意度在绩效工资和职业倦怠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要从绩效工资政策入手,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缓解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提高绩效工资政策质量,加大整体经费投入,各校在制定具体绩效工资政策时不仅要公开公正,还要在具体标准上做到合理有效;学校管理者要重视教师感受,制定精准可施行绩效工资政策外也要按照绩效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创设积极的人际交往情境,了解教师的多样化需求,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