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扩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时空转化过程,随着近年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有了较高程度的提升。在城市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加,建设用地将占用大量其他非建设用地,从而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同时由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需要不断地对土地利用格局、产业规划进行优化以适应城市化进程的需求。为了研究城市扩张与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汲取研究经验。论文以1996、2000、2006、2011、2016年五期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研究库车县城市空间扩张趋势以及驱动因素与驱动机制相互作用关系。建立政策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驱动因素与驱动机理。以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探讨城市扩张过程中建成区的变化规律和不同驱动机理的主次作用,并对库车县城市扩张产生的城市规模效应、城市二元结构、城市聚集效应、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评价。得出影响库车县城市空间扩张的关键因素是政策因素,其在研究区经济发展定位、城乡发展理念及土地使用限制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其次社会经济因素对库车县城市空间扩张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结论对库车县城市空间合理布局、城乡融合、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等问题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1)通过对库车县建成区不同时期的遥感动态监测分析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城市扩张的速度存在差异。在四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建成区扩张面积、扩张强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第一阶段(1996-2000年)期间库车县城市建成区扩张面积为5.3 km~2,扩张速度为1.06km~2/a;第二阶段(2000-2006年)库车县城市建成区扩张面积为9.87 km~2,扩张速度为1.974 km~2/a;而三四阶段(2006-2016年)的城市建成区扩张面积和扩张速度分别为17.41 km~2、3.482km~2/a和19.07 km~2、3.814 km~2/a,可以看出三四阶段城市扩张速度是第一阶段的3倍以上,这证明2006-2016是库车县城市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城市扩张年均增长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长,第三阶段达到峰值8.83%,第四阶段为6.62%,证明库车县第四阶段库车县城市扩张程度略微放缓。其次通过库车县建成区内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城市绿地随库车县城市建成区的扩张面积不断增加,其绿地覆盖度保持稳定,人均绿地面积有较高的提升,但城市水体比例有下降的趋势。最后通过对城市扩张系数、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探讨了库车县各时段城市扩张与城市人口变化的适应程度。四个阶段中,第一阶段属于扩张过度,第二阶段明显属于扩张不足,城市扩张无法满足人口增加的需求,第三阶段的扩张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第四阶段因为城市非农人口的负增长,只能说明此阶段人口流失减缓了城市扩张的速度。(2)影响城市扩张的三类驱动因素中,政策因素为主要驱动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决定了库车县发展的宏观背景和经济发展地位,从而对城市扩张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库车县社会经济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定量及定性分析,得到库车县城市建成区扩张驱动力最强的是非农业人口,同步性较差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驱动作用最小。驱动力因子中影响程度顺序为:非农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通过对库车县城市扩张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分析可知,库车县城市扩张规模以外延扩大式为主、内涵完善程度较低,导致库车县产生城市空间表象和社会内涵的二元结构,此现象急需妥善处理。随着城市扩张,库车县不仅仅表现在县域各乡镇的城市聚集作用,同时也表现出较高的地区城市聚集效应,这为库车县及周边县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区位优势和平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