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流江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engwa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侵蚀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普遍、持续性最强的一种生态地质灾害,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重大环境问题。土壤侵蚀不仅造成土壤养分流失、生产力下降、水质污染,而且使土壤有机C、N的含量、组分产生较大变化,影响全球生源要素(C、N、P、S)循环乃至全球气候变化。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土壤侵蚀经验模型,该模型是在大量农田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预测不同土地利用和管理条件下田块的平均土壤侵蚀量。  本文以南流江流域为研究区域,以研究区的地形、土壤、降雨等数据为基础,结合GIS技术和USLE模型计算了南流江流域的土壤侵蚀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流域内土壤侵蚀分级、不同行政区的土壤侵蚀、不同海拔下的土壤侵蚀、不同坡度下的土壤侵蚀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得到以下结论:  1.在GI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USLE模型快速有效地得到南流江流域内影响土壤侵蚀的各个因子值,计算出流域土壤侵蚀量。结果表明USLE模型在南流江流域有较好的适用性。  2.南流江流域2009年土壤侵蚀总量为1926.58万吨。目前,整个流域中度以上级别的侵蚀面积为1027.27km2,占整个流域的10.58%。南流江流域11个县(县级市、区)中土壤侵蚀模数最大的是浦北县,为为3536t/(km2.a);土壤侵蚀量最大的是浦北县,为608.54(104t/a)。  3.南流江流域高丘陵(250-500)地区的年均土壤侵蚀模数最大,为2275t/(km2.a);南流江流域中土壤侵蚀量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减少。缓倾斜坡的年均土壤侵蚀模数最大,为5231.01t/(km2.a),其次为斜坡、中等斜坡,最小的是急陡坡;南流江流域中土壤侵蚀量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少。急陡坡、急坡区域的土壤侵蚀主要集中在剧烈侵蚀;陡坡区域的土壤侵蚀主要集中在极强烈侵蚀;斜坡区域的土壤侵蚀主要集中在中度侵蚀。南流江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土壤侵蚀量都是林地>建设用地>水域>裸地及道路>耕地>滩涂。
其他文献
睿是我的同事,好夸夸其谈,他说的话总得打个折扣听,又是个毛躁的小伙子,干事情大大咧咧,什么事情想到就做,不计后果,大家常常要给他揩屁股。主任总要我们盯着点儿他开的医嘱。你批评他治疗有问题,他向来不觉得不好意思,反而一定打破砂锅问到底,要弄明白他到底错在哪里,自称不耻下问。  有时挺讨厌他的,但他是个好人,热心肠,凡是觉得对病人好的治疗都竭力动员病人配合,病人难免质疑他的用意,他也不介意,说日久见人
期刊
<正>9月20日,生鲜电商每日优鲜宣布已在今年3月份完成2.3亿美元C+轮融资,由Tiger Global和元生资本领投,时代资本参与联合投资。据每日优鲜创始人兼CEO徐正透露,本轮融资资金
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研究不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治理具有一定的推动功能,甚至对社会的和谐进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西南丘陵山区土地利用结构由于受到自身地形地貌、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加之空间数据具有海量、动态、复杂的特点,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提升空间数据库的存储与管理效率,以应对地理空间数据的急剧膨胀,满足全社会对空间信
农村土地整治作为调整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手段之一,对耕地保护、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
微气候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规划设计是改善城市微气候环境的基础。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日益增多,大规模的建筑物、沥青柏油路等人工构筑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