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微热光电系统冷却通道内流动换热特性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ilym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微机电系统(MEMS)发展迅速,模块式微热光电系统凭借结构简单、能量转换效率高、便于装配等特点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其内部核心部件之一热光伏电池的散热问题一直制约着它的发展。本课题选用微通道散热器对其进行冷却。但是微尺度下流体流动换热机理尚不明确。本文对微通道内流动换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探索微通道内换热机理。本研究为新型微热光电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以矩形微通道为研究对象,利用UDF自定义函数实现微通道内流体物性随温度改变和不均匀热边界条件,建立了基于表面粗糙单元形状的PML模型,研究表面粗糙度、温粘关系等微尺度效应对微通道流动和换热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1)壁面粗糙度对微通道内流动换热影响很大,假设壁面光滑已无法真实模拟微通道内的流动换热。当Re=100,De=0.2mm,相对粗糙度ε/H≥1%的微通道不能忽略粗糙度的影响。(2)流体粘度随温度变化对流动泊肃叶数Po的影响不能忽略,温度升高后,粘度减小,导致流动泊肃叶数沿轴向减小。粘性耗散作用对入口处附近传热的影响不能忽略。(3)相同条件下,非均匀热流密度时微通道充分发展段泊肃叶数Po和努赛尔数Nu,均与均匀热流密度下的模拟结果相差约12%。因此,在建立微通道数值模型时,应考虑以上几点因素的影响。  基于连续介质的方法建立了微通道内单相流动换热数值模型,通过与相同模型的实验结果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讨论了壁面厚度、截面宽高比、当量直径、和Re数等因素对通道流动换热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形状通道的流动和传热的优劣。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微通道散热器受热壁面的厚度可提高温度均匀性。微通道的换热系数随着截面宽高比的增大而减弱,入口流速增大能提高通道散热性能和减小流动阻力。通道当量直径与流动阻力系数成反比。与矩形和棒束状微冷却通道相比,圆形冷却通道的微热光电系统热效率最高。  选用VOF模型模拟了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沸腾流动换热。利用UDF实现了工质相变、沸腾段对流换热关联式的导入和表面张力的设置。结果验证了其他学者发现的流型:泡状流和段塞流:在冷却工质沸腾初期,流动换热以泡状流为主,而气泡聚集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流型变为段塞流。增大壁面热密度和较小通道入口流速均能使沸腾起始点提前。在从单相对流区域到两相流动区的过渡过程中,沿壁面的换热系数呈明显增加趋势。而且,减小截面宽高比可以有效提高两相流动的换热效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本文重点分析探讨各种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的预防作用.方法 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全部为脑卒中患者,患者在入院之时经过相关诊断后确诊为进展性脑卒中患者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与丁苯酞软胶囊共同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8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试验组:综合治疗.两组治疗总疗效率
涡旋压缩机作为新一代容积式压缩机,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噪音低、尺寸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制冷、动力、医药、食品等领域。涡旋压缩机工作时吸气腔内的气体随着压缩腔体积的减小而被压缩,最后高压气体由静涡旋中心排出。在压缩过程中作用在动涡旋上的气体力不断发生变化,产生的压差引起涡旋盘的变形。同时由于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以及动、静涡旋间的摩擦等产生温度场,引起热变形和热应力。动、静涡旋产生的变形使得涡旋齿啮合
目的 研究甘精胰岛素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39 例为研究对象,均在原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
目的 观察平喘膏联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在小儿热性哮喘发作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就诊的 82 例小儿热性哮喘发作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 研究分析硝苯地平和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 2016 年 2 月至 2017 年 2 月我院的妊高症患者来进行分析研究,共有80 例患者,将其分成了对照
目的 通过对危重症感染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选用谷氨酰胺进行患者治疗,随后对其效果进行临床探究.方法 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66 例患者,其中就诊时间在 2017.1
目的 分析在原发性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通过合用缬沙坦及氨氯地平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照组应用药物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加用氨氯地平治疗.结果 两组入组时 FBG、2hPG、S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