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毁炎症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对痛觉过敏的影响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mei2007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损毁炎症大鼠下丘脑弓状核(hypothalamic arcuatenucleus, ARC)对炎症大鼠痛觉过敏的影响,并通过其对脊髓水平c-fos表达的影响来探讨ARC对痛觉过敏的下行调制。方法:用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 CFA)建立大鼠外周组织炎症模型;用辐射热-缩腿法测定炎症大鼠热痛阈的变化;用von Frey法测定机械痛阈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脊髓L4和L5节段背角中的c-fos表达;用新生期注射谷氨酸单钠(monosodium glutamate, MSG)破坏ARC神经元胞体和电解损毁ARC两种方法损毁ARC。结果:(1)大鼠在注射CFA后即发生痛觉过敏(热痛阈和机械痛阈明显降低),3h达到高峰,到3天有所恢复并且稳定维持痛觉过敏状态,一直维持到本实验观察的第十七天,到第二十一天才基本恢复。(2)注射过MSG大鼠在注射CFA后3h,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均明显降低,出现痛觉过敏,但其痛阈降低的幅度明显小于注射高渗盐水的假损毁CFA组。MSG大鼠和注射高渗盐水的假损毁组在注射生理盐水前后,热痛阈和机械痛阈都没有明显変化。提示MSG破坏ARC神经元胞体后,减轻了CFA引起的痛觉过敏。(3)MSG大鼠在注射CFA后3h,在L4-L5段脊髓背角I-II层和V-VI层所诱发的Fo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高渗盐水的假损毁对照组,提示MSG破坏ARC神经元胞体后,脊髓背角神经元兴奋性降低,对外周炎症的反应减弱。(4) CFA炎症大鼠在电解损毁ARC之后,其热痛阈和机械痛阈与假损毀组相比,均明显上升,提示电解损毁ARC也能减轻CFA引起的痛觉过敏。结论:在外周存在CFA炎症条件下,两种方法损毁ARC都能减轻痛觉过敏。提示ARC参与外周组织炎症引起的痛觉过敏。由于损毁ARC都能减轻痛觉过敏和下调脊髓背角的Fos表达,提示在炎症条件下,ARC中的神经元对脊髓背角的兴奋性和痛觉过敏的发生有下行易化作用。
其他文献
学位
低能离子束为近代育种的新型诱变途径,在育种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关于低能离子束对ABA生物合成的影响尚未有研究。本研究根据本实验室已有低能N+束处理的水稻表达谱芯片结果,筛选出了低能离子束诱变异常表达的ABA合成和信号传导相关基因。为此本文以ABA合成通路基因和内源ABA含量为研究对象,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了不同离子束注入后72h、96h、120h时的幼苗ABA合成酶基因(ZEP、N
催化裂化装置是我国炼油厂最重要的二次加工装置,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原油加工深度。加工过程中会生成大量副产品催化干气。在我国炼油二次加工装置中催化裂化的总炼量最大,气体产
吲哚及其衍生物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是重要的有机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随着对其制备研究的开展深入,各种生产方法应运而生。邻硝基乙苯-加氢(邻乙基苯胺)-催化脱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