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高位截骨术与单髁置换术治疗单间室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对比的荟萃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cui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膝关节上方有股骨髁,下方有胫骨平台,前方有髌骨。这三种骨性组织组成了膝关节的“骨架”,同时附着在骨上的各种肌肉、脂肪、滑膜等软组织,维持着膝关节前屈、后伸及旋转时的稳定性。三种骨性结构不直接接触,而是靠软组织相关联,因此形成了有3个间隙,它们分别是位于膝关节股内侧区的内侧间室、膝关节腓侧的外侧间室以及髌骨和股骨之间的髌股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任何一个间室都可能产生病变,初期,病理改变仅包含在1个间室内[1],内侧关节间隙病变的发生似乎高于其它间室。在早期,骨关节炎的症状不严重的时候,行保守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2]。对于保守治疗不能改善症状的患者,需要对病变的膝关节进行手术治疗来改变患者的症状。临床上,对KOA患者症状有改善的手术方式主要有胫骨高位截骨(HTO)、单髁关节置换(UKA)和全膝关节置换(TKA)。HTO能改善疼痛的关键在于纠正下肢力线,将患者的负重从损伤的一侧,转换到相对健康的一侧,是治疗KOA的有效手段。UKA运用人工关节置换表面已经发生病变关节间室,对膝关节内其它结构不进行处理。手术微创、患者失血量少、早期恢复、相对TKA更加廉价等优点,使得UKA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目前临床效果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具有较好的结果。对于早期的单间室病变的患者选用哪种手术方案存在争议,为帮助临床收集证据,特收集国内外HTO和UKA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目的评价对比胫骨高位截骨术(HTO)与单髁置换术(UKA)治疗KOA的疗效。方法1、此篇论文根据PICOS原则(Partcipant、Intervention、Comparotor、Outcome、Study design)来确定检索策略。2、检索各大数据库(如 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系统、全面的来搜集胫骨高位截骨术与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从各大数据库建库起检索至2019年2月。首先拟定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然后筛选贴切的文献,进而对文献的质量评价,接着精读文献,最后提取和搜集数据,并对提取的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研究的指标有:1、术后优良率的比较;2、术后翻修率的比较;3、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比较;4、术后VAS评分的比较;5、膝关节Lysholm的比较。3、本研究严格遵守Cochrane手册和PRISMA声明。4、在Revman5.3软件上,对收集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11篇临床对照研究,其中2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9篇回顾性分析(nRCT)。总共纳入6266例膝关节,其中有910例胫骨高位截骨,5356例单髁置换。本次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胫骨高位截骨组与单髁置换组在术后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方面无明显差异(OR=0.54,95%CI 0.14-2.15,P=0.38);胫骨高位截骨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高于单髁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2.11,95%CI 1.07-4.16,P=0.03);在术后VAS评分及疼痛发生率方面,胫骨高位截骨组高于单髁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MD=0.82,95%CI 0.09-1.84,P=0.03);在翻修率方面,胫骨高位截骨组与单髁置换组无明显差异(OR=1.20,95%CI 0.50-2.88,P=0.69);在膝关节活动度方面,胫骨高位截骨组比单髁置换组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差异(MD=9.55,95%CI 1.66-17.43,P=0.02);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方面,胫骨高位截骨组与单髁置换组无明显差异(MD=-4.24,95%CI-10.77-2.29,P=0.20)。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与单髁置换术都可用于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二者具有相似优良率及术后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单髁置换组存在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翻修率、术后疼痛发生率较低、术后VAS评分低的优势,胫骨高位截骨组在关节活动度上更有优势。由于本次META纳入的文献质量不高,且样本量不足,需要更加合理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证明本次荟萃分析的结论。
其他文献
同源异形盒基因家族的同源域蛋白在植物、动物和真菌发育过程中作为转录因子起着重要的作用[1]。自从1993年Schinder首次发现植物同源结构域(PHD,Plant home-odomain)以来,还发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多种在线软件对不结球白菜抗芜菁花叶病毒(TuMV)蛋白BcTuRsO的系统进化、理化性质、亲水性、跨膜区、亚细胞定位、所含模体及蛋白质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
目的: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癌症,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虽然在手术、放疗、化疗或联合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胰腺癌的预后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五年生存率仅9%,因此我们急需新的治疗靶点和新的生物标志物来改善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在胰腺癌方面疗效较差。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技术研究PD-1、PD-L1及Galectin-9在胰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癌组织与癌
绘本是图文结合富有故事性和艺术性的特殊儿童读本,适合低年级学生作为入门阅读的文学作品。教师开展绘本教学,让学生放飞具象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深入挖掘细节,引导学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