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水体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对重要污染源--污水排放量大面广的山区、集镇污水进行治理刻不容缓。根据我国国情,我国山区集镇迫切需要低耗、简便的污水处理新工艺和新流程。本文正是针对这类排放量小而且成分相对简单的生活污水进行了试验与理论研究。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跌水曝气和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了跌水曝气生物膜工艺在低浓度生活污水处理中的适应性。文章第二部分以华中科技大学环境楼附近化粪池出水为研究对象,利用跌水曝气生物膜反应器,进行了污水处理试验研究。经过连续实验,得出以下结果:跌水曝气的充氧效率。清水试验确定了布水器孔径1.3mm,跌水板孔径1.2mm,孔间距1cm。污水试验:在没有跌水档板时,污水充氧0.81mg/L~2.54mg/L,充氧量受流速影响小于跌水高度,它们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是0.253和0.894。在增加了一级跌水板后,溶解氧增加幅度大。随着跌水高度的增加(0.3~1.2m),污水溶解氧增加为1.16mg/L~4.65mg/L。在考察影响生物膜法运行因素的研究中,从三个反应池的运行来看:软性填料挂膜周期短,出水水质好,运行效果稳定,总体上优于弹性填料;添加优势菌可以缩短挂膜时间,COD去除率可达81.3%,且其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污水中溶解氧宜控制在2.5~4mg/L间。试验考察了跌水曝气生物膜系统对生活污水中CODcr、NH4+-N、浑浊度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6h时,进水CODcr、NH4+-N、浑浊度分别在103~162mg/L、78.16~116.57mg/L、36~66NTU范围变化时,相应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79%、14.2%、84.81%。系统出水DO平均为3.9mg/L。系统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3.0h~3.6h。A、B、C反应器处理污水中CODcr的能力逐渐增大,分别为18.18%、24.92%、27.03%。本文首次采用的跌水曝气生物膜法处理低浓度的生活污水具有流程简单、运行能耗低、维护方便等特点。该反应器应用于山区和丘陵地带,将对改善我国的水体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跌水曝气反应器装置的设计、去除污染物的性能以及工艺的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