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孢子的冷冻保存及活性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u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真菌,最早在中华蜜蜂体内发现,当时认为中华蜜蜂是其唯一寄主,后又在西方蜜蜂上发现。虽然西方蜜蜂微孢子虫(N.apis)侵染蜜蜂的发现要远远的早于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分布地域广泛,对蜜蜂的致病性要强于西方蜜蜂微孢子虫,而且有逐渐取代西方蜜蜂微孢子虫,成为侵染蜜蜂的主要微孢子虫种类的趋势。因此,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研究非常必要。然而,由于东方蜜蜂微孢子虫侵染西方蜜蜂具有季节性,在某些阶段常难以收集到孢子,导致实验开展困难,因此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室内保存成为开展持续研究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第二章研究了用几种不同保护剂低温保存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效果,详细介绍了通过DAPI荧光染料来区分有活性的和无活性的孢子,并进一步用冷冻后的孢子对工蜂的侵染性进行了侵染活力检测。研究发现,-80℃条件下,10%甘油保存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孢子平均死亡率为(31.8土7.3)%,比其他几种冷冻保护剂的效果都好。通过对冷冻孢子与新鲜孢子侵染蜜蜂的对比,研究发现,即使是冷冻后的孢子,侵染工蜂2周后孢子数量仍然能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80℃条件下不同冷冻保护剂保存的孢子侵染蜜蜂相同时间后,孢子数量在统计学上并无显著差异(p=0.215)。蜜蜂微孢子虫病是成年蜜蜂常见的慢性传染病,现在主要由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引起,虽然患病蜜蜂未表现出明显的疾病特征,但孢子侵染后导致蜜蜂体质下降,寿命缩短,严重影响到蜂群的繁殖和养蜂业的发展。因此,防治蜜蜂微孢子虫病对蜂群的健康生产很重要,使用消毒剂杀灭孢子以阻断传播途径就是一种预防病害流行的重要手段。在论文第三章中,就几种常用化学消毒剂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灭活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通常用于防治蜂螨的甲酸,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35%甲酸作用30min后孢子死亡率为(99.4±0.8)%。新洁尔灭杀灭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孢子的效果也同样显著,最高孢子死亡率为(99.9±0.2)%。乙醇作为日常生活中常用消毒剂,杀孢子作用稍弱,即使浓度达到70%,90mmin后最高孢子死亡率仅为(81.4±2.3)%。
其他文献
本项目研究了用金属离子螯合剂邻菲咯啉抑制瘤胃液微生物肽酶活性,从而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的可行性。基于后续研究的需要和国内用放射性同位素双标记方法测定十二指肠、回
湖羊是我国珍稀的少数几个高繁殖力绵羊品种之一,同时也是农业部首批138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之一,产于太湖流域,具有产羔多、全年发情、早期生长快、性成熟早、耐湿
选用健康,1日龄艾维因(Avian)商品代肉用仔鸡304只,其中公鸡168只,母鸡156只,分开饲养,按体得随机分别分为4组,每组2个重复,公鸡每重复21只,母鸡每重复17只,试鸡自由采食和饮
本研究以新扬州鸡为试验素材,利用DNA指纹和SCAR技术对样品进行研究。DNA指纹技术中,以EAV(禽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片段)为探针,以EcoRI为限制性内切酶,进行DNA指纹检测,探讨DNA指纹图谱
CathepsinB是一种存在细胞溶酶体中的蛋白酶,主要起分解组织细胞蛋白质的作用.CathepsinB的酶活性中心由半胱氨酸残基组成,为半胱氨酸蛋白酶类.由于CathepsinB与细胞内外的许
本文围绕着饲养管理条件与指标之间展开全面的综合探讨。首先进行优化饲养管理条件静态分析:1、只考虑生产性能和饲料消耗变化量优化饲养管理条件筛选。2、多个指标条件下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