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苏南农业目前的比较效益持续下降,结构性矛盾突出,耕地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现状使得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变得十分迫切。而农地使用制度的创新可以促进苏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本文首先从产出、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四个方面,对苏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做一客观的数量分析,分析近年来的产出、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性状况,揭示苏南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以苏南的三次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为主线,分析不同的农村土地所有制下的农地使用制度变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探讨农地使用制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寻求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农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创新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在某一生产力条件下,当土地资源不再成为解决温饱问题的重要手段时,农地使用制度的安排应侧重于农地资源配置的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应放在第二位。一直以来,公平原则占据了农地资源配置的主要地位,苏南农地使用制度的安排更多的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考虑,忽视了生态效益这一目标。从效率角度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苏南农地使用制度存在着诸如产权残缺,使用权不完整,制度激励功能疲软,约束机制不健全,缺乏自我调节机制等缺陷。因此,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农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应把效率原则作为配置土地资源的主要原则,把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驱动农业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三者的统一作为创新思路。 农地使用制度创新首先应加强耕地非农化的科学决策,切实保护耕地资源。耕地非农化决策应考虑选择价值及外部性,控制农村宅基地、小城镇用地,同时,结合小城镇建设,合理布局乡镇工业小区,优化城镇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鼓励发展有机农业,广辟有机肥,提高地力,实行地力承包,升奖降赔制度,确保耕地质量不再下降;实施精确农业、质量农业,提高施肥效率。其次,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科学测算土地流转价格,实现土地使用权的物权化和证券化,加速土地流转和集中的进程。同时坚持群众自愿和适当引导相结合、效益和公平相结合、市场调节机制和行政干预机制相结合三原则,探索和完善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形式,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行为。最后,在原来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坚持“动态”“适度”原则,调整现有土地经营规模,适时、适地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