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5月1日起,我国正式开始全面营业税改增值税。此次改革的重要目的是避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负担,形成全社会全行业完整的增值税抵扣链条,减少偷逃税现象的发生,提高税务系统征收效率,最终实现李克强总理“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承诺。但自改革以来,专家、学者以及众多银行从业人员对此次税改的效果产生了两极分化的观点,部分文章认为银行业实际税负与当初理论设想相去甚远。但由于之前多数文章在论述时采取模拟方式或采集数据不全、改革时间较短、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纳税年度,其说服力不强、结论略显不足。本文通过选取中国某大型国有银行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家分行为例,收集整理该银行2017年“营改增”之后第一个完整纳税年度数据,从该行经营的主要业务出发,分块、分条目、分类型地具体分析,最终得出银行“营改增”之后纳税额上升、净利润下降的结论,重点找出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归纳商业银行“营改增”之后应采取的措施和改进办法,使银行能够更平稳、更高效地渡过这次税改,尽快享受税制改革带来的好处和红利。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这次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着重列举出此前相关专业人员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研究成果,包括银行业“营改增”必要性的理论基础、增值税采取何种征收方式、“营改增”之后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国外对银行征收增值税的研究。第二部分重点关注营业税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增值税变革之后的益处。第三部分对比税改前后税率、税制等变化。第四部分是文章主体,利用真实数据,对银行的各项收入、成本、税负、净利润等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最后一部分是对“营改增”改革的应对措施,从优化业务流程、促进产品细分,加快系统升级、规范发票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引进外部人才,合理纳税筹划、严格物资采购和完善税务构架、注重风险防控等五个方面做具体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