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那非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sen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作用。 方法: 收集COPD并PAH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外加用西地那非50mg/日,顿服;对照组均常规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PASP、Borg呼吸困难指数、6分钟步行试验(SMWT)、SF-36生活质量量表、血氧饱和度(SaO2)、肺功能等指标;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中ET-1的浓度。 结果: (1)治疗组3个月、6个月的PASP、NYHA分级、Borg呼吸困难指数、SMWT优于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3、6个月的PCS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t=2.005,t=2.007);治疗组3个月时的ET-1值与对照组无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2.007),治疗组6个月时的ET-1值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t=2.897)。 (2)治疗组3个月和6个月后的PASP较治疗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3.856,P=0.014);而对照组统亦有计学意义(F值=3.133,P=0.033)。 (3)治疗组3个月和6个月后的NYHA分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2.958,P=0.013);而对照组3个月、6个月NYHA分级有所改善,亦有统计学意义(F值=2.064,P=0.036)。 (4)治疗组患者3个月和6个月Borg呼吸困难指数分别为(4.23±2.05)和(3.30±2.41)低于治疗前(6.72±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3.865,P=0.014),而对照组3个月、6个月Borg呼吸指数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亦有统计学意义(F值=3.025,P=0.037)。 (5)治疗组6个月后SMWT治疗距离(345±56)米,明显远于治疗前(216±49)米,差异有显著性(F值=4.875,P=0.006);而对照组3个月、6个月SMWT、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亦有统计学意义(F值=3.024,P=0.037)。 (6)治疗组患者3个月和6个月后PCS分别为47.80±10.74和48.37±10.08高于治疗前(36.75±9.76)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4.675,P=0.007)。而对照组3个月、6个月PCS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亦有统计学意义(F值=4.675,P=0.007)。 (7)治疗组患者3个月和6个月后ET-1分别为47.80±10.74和48.37±10.08高于治疗前(36.75±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4.849,P=0.006)。而对照组3个月、6个月ET-1较治疗前未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F值=1.919,P=0.056)。 结论: (1)西地那非对COPD并RAH有降低肺动脉压的作用。 (2)小剂量西地那非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3)对于患者的活动耐量,NYHA心功能分级等均有改善作用。 (4)西地那非副作用小,具有较好安全性。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