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132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伴有AhR和核因子kB信号通路的改变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victori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MG132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并在多个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了保护作用。新近研究表明芳香烃受体(AhR)信号通路可能在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了保护作用。并且AhR激动剂展示了抗炎作用。MG132可以通过蛋白酶体抑制作用促进AhR表达,是有效的AhR激动剂,可能通过抑制核因子(NFκB)发挥作用。本研究中,我们假设MG132可能在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中发挥了保护作用。检测AhR和NFκB信号通路及其调控的相关分子的表达,确定MG132调控AhR和NFκB信号通路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AhR信号通路在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中的作用及MG132对AhR、NFκB p65、cyp1a2、ICAM-1等的表达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   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1组)、肠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药物对照组(MG132 control组)、MG132预处理组(MG132 pretreatment组),IR组和MG132组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60min、再灌注180min,建立肠IR损伤模型。预处理组于缺血前30分钟分别以0.5mg/kgMG132行腹腔注射。观察大鼠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肝功能ALT、AST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水平,测定肝组织匀浆丙二醛(MDA)活性,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AhR和NFκBp65表达。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AhR、cyp1a2和IκBα、NFκBp65和ICAM-1的水平。   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IR组:(1)肝、肠组织有明显的水肿、渗出和炎性细胞浸润(P<0.01、P<0.01);(2)肝组织MDA活性增强(P<0.01);(3)血清TNF-α、IL-6、ALT、AS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0.01、P<0.05、P<0.01);(4)肝组织AhR、cyp1a2、表达减少(P<0.05、P<0.05、)。(5)肝组织NFκBp65,ICAM-1表达明显增高,IκBα表达减少(P<0.01、P<0.01、P<0.05);药物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   2.与IR组相比,IR+MG132预处理组:(1)肝、肠组织的病理表现及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1、P<0.01);(2)肝组织MDA活性降低(P<0.05);(3)血清TNF-α、IL-6、ALT、AST水平降低(P<0.01、P<0.05、P<0.01、P<0.05);(4)肝组织AhR、cyp1a2、表达较模型组增多(P<0.05、P<0.05);(5)肝组织NFκBp65、ICAM-1表达减少,IκBα表达增多(P<0.05、P<0.01、p<0.05)。   结论   (1)小肠缺血再灌注可以导致严重的肝损伤,包括形态学改变、氧化性损伤、细胞因子激活、炎症介质的释放等。   (2)小肠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肝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伴有AhR的活化及下调。与NFκBp65呈现了相反的趋势。   (3)MG132预处理可以保护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保护作用的发挥可能是与调控AhR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