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的进程,第三方支付机构逐渐成型并发展壮大,加之互联网终端与移动终端的大范围普及,第三方支付的规模迅速扩大,用户量大幅度上升。通过不断的创新发展,第三方平台的业务范围开始从线上扩展到线下,从互联网金融范畴扩展到传统金融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金融的代表行业——银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第三方机构与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开始出现交叉,竞争日益加剧,而商业银行面对第三方拥有的先天优势,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分析第三方支付对银行业产生的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总量上研究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现状,并且分别讨论了互联网金融三大模式(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的状态和水平,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汇总,得出对互联网金融现状全面准确的认识。其后有针对性的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对银行的影响,从理论角度出发,分别分析了第三方平台对银行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和客户资源的冲击,第三方凭借在自身定位、个性化服务、用户资源方面的优势,抢夺商业银行的存款和客户资源,分流银行的贷款和中间业务,使得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突然加剧。之后文章运用实证方法,选择了商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与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之比、新克强指数、银行成本收入比、银行总资产规模和不良贷款率六个变量,量化研究了第三方平台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从而对上文的理论分析进行验证。从实证结果来看,第三方支付对银行盈利能力水平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与理论研究部分的结论一致。最后,结合本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对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路径提出建议,从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和推进自身发展创新两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包括合理解决利益碰撞、信用评级信息和客户资源共享、针对用户需求进行创新、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开发完善电子银行、创新营销模式和创新经营理念,从而,商业银行可以在借鉴第三方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提高竞争力,实现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