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上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很多,包括自有资金融资、金融性贷款、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项目融资、贸易融资、风险投资融资等,但就目前来讲上述融资渠道大都离不开银行的参与,银行作为社会融资的基础性平台,应该充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急先锋;同时银行的社会责任也要求其应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燃眉之急。可是现实中银行对于中小企业还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对中小企业的歧视态度明显,而中小企业对于银行,特别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国有银行依然怀着一种敬畏的心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银企合作关系,也是一种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本文将从一个财务专业的基层银行从业者的视角深入剖析为什么中小企业在与银行打交道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为何银行始终对中小企业心存芥蒂;“信息不对称”是否依然是银企合作的一道屏障;中小企业面对的银行授信体系又有哪些规律;中小企业如何摆脱银行融资困境这一系列问题。本文的核心目的在于透过银行视角分析我国的中小企业,同时也帮助中小企业加深对银行的了解,从中找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真正原因,并结合当前商业银行的授信产品和规律,最终解决中小企业在银行领域融资的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以时代背景为基础,从银行视角出发,针对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全面剖析形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各种原因,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特别是银行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阻碍,以及对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理解。针对上述分析结合银行授信模式和特点为中小企业能够顺利从银行融资提供各种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并对相关风险做了必要的提示。在结论中对未来中小企业与银行的合作关系做出了展望。本文的特点在于从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对象——银行出发,由于现阶段银行是众多中小企业对外融资的最主要途径,因此,透过银行为中小企业融资出谋划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