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日益复杂多变的无线信道环境和紧张的频谱资源对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收发部件,天线的设计也向着多功能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半导体器件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可重构天线的相关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极化可重构天线是一种极化状态可以动态调控的天线,它等效于将多个不同极化状态的天线集成在一个拓扑中,既实现了性能的提升,又减少了天线数目,有利于通信系统的小型化设计。此外,极化可重构天线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益复杂多变的无线信道环境和紧张的频谱资源对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收发部件,天线的设计也向着多功能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半导体器件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可重构天线的相关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极化可重构天线是一种极化状态可以动态调控的天线,它等效于将多个不同极化状态的天线集成在一个拓扑中,既实现了性能的提升,又减少了天线数目,有利于通信系统的小型化设计。此外,极化可重构天线还有利于频率复用以及消除多径衰落等,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围绕可重构馈电网络的设计对极化可重构天线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概括如下:1.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极化可重构天线的宽带可重构馈电网络。该馈电网络由幅度相位切换网络和阻抗匹配网络两部分构成,其中幅度相位切换网络是以正交混合耦合器结构为基础,通过加载终端电阻改善其输出相位差,加载二极管使其可以在四种输出模式之间切换。利用奇偶模分析法探究了不同模式下该网络的输入阻抗,并为其设计了一个结构简单的可重构阻抗匹配电路。实测结果表明该馈电网络单输出、正交输出模式的阻抗匹配带宽(S11<10 d B)分别可达45.8%和30%,且正交模式下输出端口相位差可在25.4%带宽内保持90±5°以内。设计了一个双极化的L形探针贴片天线用以验证馈电网络的性能,分析天线自身耦合并提出了馈电网络优化方法。整个极化可重构天线的各极化模式的重叠带宽可达25.4%,最大增益为8.1 d Bi,在天线尺寸和设计复杂度等方面与已有的宽带方案相比具有优势。2.提出了一种双频四模极化可重构天线。该天线由馈电网络和双频双极化天线两部分构成。本文利用天线的双频特性降低了馈电网络的设计复杂度。馈电网络在正交混合耦合器结构的基础上加载开路枝节实现双频特性,加载二极管使其具有四个输出模式,加载终端电阻改善输出端口相位差。通过分析二极管工作状态,合并、减少直流偏置的使用。基于关键参数分析给出了两通带输出信号的调节方法。天线方面设计了一种L形探针双极化双频天线,通过分析天线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匹配优化方法。实测结果表明,该天线在0.94 GHz–1.07 GHz和1.99 GHz–2.27GHz两个频带内同时实现了四种极化状态,与已有文献相比具有明显优势。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为基于可重构馈电网络的极化可重构天线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其他文献
自适应滤波因其成熟的理论基础和简单的硬件实现方法,在工程实践的诸多领域得以应用,比如自适应噪声抵消,自适应谱线增强,系统识别等。自适应滤波系统的实现依赖于乘法器和加法器等运算单元,其系统的运行伴随着大量的数据计算。随着自适应滤波器硬件规模越来越大,其面临的功耗问题也愈发严重。近似计算电路被逐渐引入到此类运算单元中用以解决电路中的能耗密度和运算能力限制等问题,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产生不精确但可接受的计算
随着医疗技术和神经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生物电信号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上监护、诊断和治疗病患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脑电信号作为人体生物电信号的一种重要类别,含有丰富的大脑神经电活动信息,大脑神经电信号的采集对大脑研究、生理研究和临床脑疾病诊断有重大意义。而目前大多数的神经信号采集仪器体积较为庞大且为有线装置,这种装置经由皮肤将植入的电极和外部的电子设备通过有线连接进行信号采集,这样的采集方式会使病患面临显
复杂平台多孔径天线阵列建模是机载、车载、舰载多天线辐射性能评估与优化的重要基础,其挑战性在于平台、天线阵列和天线罩的几何尺寸与材料参数的多尺度特征。有限元区域分解方法(FEM-DDM)可对不同尺度的区域进行分区建模,因此它是应对多尺度挑战的有效途径。然而,FEM-DDM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着效率不足的问题,其中耗时的前处理过程(几何建模、区域划分等)是制约FEM-DDM效率的瓶颈之一。本文研究了FE
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提升电能利用效率的关键之所在,将为我国经济插上绿色环保、高效智能的翅膀飞向世界之巅。SOI LIGBT凭借更强的负载能力以及易于集成的有利条件,将为大功率集成电路提供一种极具潜力的设计方案。但是目前由于器件在关断过程中需要抽取大量非平衡载流子,降低了其关断速度,限制了其在高频电路中应用前景。引入短路阳极结构可以极大地改善器件的关断特性,但是会在正向导通时带来电压折回效应,影响器件
相控阵天线是军事平台上必不可少的设备,可与我方进行信息交互或查探对方敌情。作为一种特殊的散射体,相控阵天线不同于普通散射体,除了具有本身结构所固有的结构项散射,还具有由于天线单元端口不完全匹配而造成的二次辐射,称为模式项散射。相控阵天线是机载平台总RCS的主要贡献者,因此在保证相控阵天线辐射性能的同时,如何降低相控阵天线的RCS,设计出低散射相控阵天线,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且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首先
在面对巨大通信流量的场景下,无线通信会严重受限于系统的信道容量。而多波束天线是从射频前端角度解决这一问题的常见方案。同时,随着通信系统的紧凑化和低插入损耗的设计需求,射频前端器件的设计尺寸不断减小;滤波天线的融合设计作为一种解决方案能够以更小的结构增强天线的频率选择能力并降低插入损耗。本文主要针对耦合贴片阵列的天线结构形式,以天线之间的有耗互耦为基础,分别使用传统的低通原型耦合矩阵和频变网络矩阵,
已有研究表明高管股权激励能够增加企业的财务绩效,但我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目标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那么,股权激励能否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呢?本文以2005—2020年我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衡量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研究不同股权激励方式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功能定位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不同激励方式下的激励效应有所不同,且特定功能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天线的性能对整个通信系统起着决定性作用。相控阵天线的扫描角度越宽,其覆盖范围就越广,扫描盲区就越小。同时,共形技术能够基于载体平台实现天线的小型化、轻便化与隐身设计。因此,本文对宽角共形相控阵天线展开深入的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本文对宽角相控阵天线,共形相控阵天线和稀疏布阵的研究背景与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阵列天线基础理论,相控阵天线的有源驻波比和有源方
除了电磁波强度、相位、频率、极化等物理量之外,还存在另外一个可以表征电磁波特性的物理量——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携带OAM的电磁波被称为涡旋电磁波,具有螺旋形相位分布。理论上,不同OAM模态的涡旋电磁波相互正交、独立传播,为电磁波带来一个全新的相位自由度,因此,涡旋电磁波在通信、雷达成像等领域展现出重要的应用潜力,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近年
上世纪四十年代,由于雷达、通信、电子对抗等方面的需求增加,微波电真空器件中地位十分重要的一类——行波管就此问世。作为能够产生或放大微波信号的电子真空器件,行波管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电子注与微波信号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能量交互,最终达到产生或放大信号的目的。而电子光学系统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就是产生、聚集、传输、收集电子注。可以说,电子光学系统的质量对能否实现微波电真空器件的预期效果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