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日本在其中扮演了独特的角色,发挥了特有的作用。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迅速增强,逐步废除了各种不平等条约,跻身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强国行列,又深深刺激了中国,促使中国各界都积极关注、学习、认识、理解日本及日本人。毛泽东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位。出于革命斗争、民族独立和对外关系的需要,毛泽东对日本进行了长达近70年的关注、学习和研究,形成了独特的充满时代特征和毛泽东个性特点的日本观。其日本观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学界对他的日本观的研究还少有涉及,也缺乏深入的探讨和阐述,因此进一步完善毛泽东思想体系就离不开他的日本观。通过考察毛泽东的日本观有利于我们了解当时中国民众、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政府对日本的认识,并且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日本的内政外交、社会文化,提高认识日本这个国家的水平和能力。同时也能反思中国共产党及新中国政府对日政策得失,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中日关系的外交实践,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本文共分五章。序论,总结了当前学界毛泽东日本观及毛泽东与日本关系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各研究成果中有关毛泽东对日本认识的内容,同时阐述了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提出“作为学习对象视野下的日本观”,从自然环境的优美,政治制度的先进,经济文化的繁荣,持续有力的反美斗争等角度加以论述。第二章,通过“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中日必战——中国必胜,日本必败”的对日认识的深化,前后相继,最终得出“作为民族敌人视野下的日本观”这一观点。第三章,在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影响下,在以野坂参三为代表的日本人民的帮助下,从“日本人民”印象的形成和“民主日本”信念的确立等两个角度阐述了毛泽东“意识形态视野下的日本观”。第四章,在分析“中日必须友好”的必要性和“区别对待日本人民和日本政府”的具体言行后,得出“中日友好视野下的日本观”。这一观点最具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