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以及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重要性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水资源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我国拥有大量的淡水资源,位列世界前三名,但由于土地辽阔和人口众多,亩均水资源拥有量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都很少,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在加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却没有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的重要性,使形势更加严峻。洱海流域地处大理白族自治州,拥有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其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于农业、工业和旅游业,在这个过程中,必将消耗甚至污染更多的水资源。近二十年来,流域经济迅速发展,但洱海湖泊水质状况却在不断恶化,当地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治理。那么,在洱海流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和水环境污染存在怎样的关系,处于哪个阶段,政府对洱海的治理工作是否获得成效?洱海的水环境污染又对流域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这就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洱海流域1997-2010年的经济和洱海水质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洱海水质状况近二十年里随着洱海流域经济增长,经历了先恶化后好转的过程。也就是说,洱海的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呈现一定的倒U型的,并且已经经过了曲线的拐点,进入了曲线的下降部分。洱海各产业,即农业、工业、旅游业对洱海水环境的影响也是如此。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洱海水环境污染已经对洱海流域的经济增长产成了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了损失。这种水质状况的恶化也不利于流域各产业的发展。在最后对上述分析进行总结的同时,本文提出了几点控制水环境污染又能兼顾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如,坚持流域经济增长与湖泊水环境保护共同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制定和强化政策的导向作用,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各种手段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监督和惩罚力度,及时对各种污染水环境的行为进行披露,并对污染环境的行为予以严厉处罚;针对洱海流域的发展现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