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势头迅猛,银行业对信息技术应用极为广泛,信息系统作为银行业务的载体,不仅是促进金融创新、推动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而且也成为银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全国国有大型银行、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省级城市商业银行大多都采用信息系统及数据大集中的信息科技运行模式,所谓大集中科技运行模式就是指生产业务所依赖的关键信息系统均集中于总行进行运行、维护、管理,分支行仅仅部署一些简单的网络设备或系统节点机接入总行,最终系统上承载的交易及各类业务均汇集到总行的关键信息系统中进行处理。这种运行模式,使总行级别的信息系统变得极为关键,这些系统几乎承载了所有业务数据的处理及存储,运行过程中容不得任何风险,总行的生产数据中心一旦出现宕机意外,将使银行对外业务服务整体瘫痪,不但会给银行带来巨额的资金损失,还会对银行产生负面的声誉影响,甚至会扰乱社会秩序。因此,为了保证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银行业务连续性,建立灾难备份体系就成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一个好的灾难备份系统,对银行来说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灾难备份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阐述提出银行建立灾难备份系统的必要性,并通过对金融行业灾难备份系统相关基础知识的介绍,说明了银行在灾备体系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方法、关注的关键指标及建设模式。同时,以此为铺垫,阐明G银行灾难备份恢复需求的分析过程及结论,结合G银行信息技术及业务运营实际情况,提出“两地三中心”的总体架构规划。以这个规划为中心,以实现同城业务连续性及异地数据一致性为目标,我们设计了G银行同城和异地灾备体系数据层结构,详细介绍了涉及的相关技术,并对该系统进行了几项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提出相关优化方案,进一步完善了G银行的灾难备份系统,银行应对突发故障的能力大大增强,数据安全性和业务恢复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