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在口腔、口咽鳞状细胞癌中,人乳头状病毒(Human Papi lloma Virus,HPV)感染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 eceptor,EGFR)的相关性,以及P16蛋白与EGFR表达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在口腔、口咽鳞状细胞癌中,HPV感染、P16蛋白和EGFR表达的差异以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5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35例口咽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及其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16、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PV感染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临床意义。临床和实验的数据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法分析。结果:本组88例患者中P16阳性率为40.9%,EGFR阳性率为69.3%。P16与EGFR在口腔、口咽鳞癌中具有相关性(P<0.05,χ~2=14.77,r=0.379)。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P16阳性率为22.6%(12/53),口咽鳞状细胞癌患者阳性率为68.6%(24/3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EGFR阳性率为56.6%(30/53),口咽鳞状细胞癌患者阳性率为88.6%(31/3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16阳性组患者的吸烟情况、肿瘤分化程度、复发情况和患者性别与阴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GFR阳性组和阴性组仅在患者性别情况比较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HPV在口腔、口咽鳞状细胞癌中总感染率为18.2%(16/88),其中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为15.1%(8/53),在口咽鳞状细胞癌中为22.9%(8/35)。HPV感染与年龄、吸烟、饮酒、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分化程度、复发病例数、淋巴结转移个数、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与性别、P16蛋白表达、EGFR表达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P16阳性且HPV感染阳性为12例,约33.3%(12/36)。HPV感染与EGFR表达呈正相关(P<0.05,χ~2=5.488,r=0.258)。结论:在口腔、口咽鳞状细胞癌中,P16的表达与EGFR呈正相关。P16和EGFR在口腔与口咽上的表达分布存在差异。在口腔、口咽鳞状细胞癌中,HPV感染的分布不同,HPV在口咽的感染率大于口腔。HPV感染与EGFR呈正相关。P16表达与肿瘤复发、分化程度、患者性别及吸烟情况有关。HPV感染与性别、P16蛋白表达、EGFR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