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越剧传统腔调中的主胡伴奏为主要研究对象。越剧主胡专用于越剧伴奏,其形制、音色、演奏技法等方面都与其他胡琴类乐器有所差异,越剧主胡伴奏与腔调的衍变一直密不可分,在三个传统主腔的形成过程中,主胡琴师群体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关键性作用,越剧传统腔调的产生几乎都源于琴师与演员的通力合作。越剧百年发展历程中,越剧主胡所形成的伴奏特性以及主胡与传统腔调间紧密的唱伴关系本身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他们对于越剧当下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但纵观学界有关越剧的研究多集中于演员流派、历史文化、剧目题材等方面,针对越剧主胡伴奏及唱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已形成的与主胡伴奏研究主体直接相关的论述数量稀少,多出自于主胡琴师群体,内容虽不乏基于演奏经验之上的真知灼见,但往往篇幅短小,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难以体现越剧主胡伴奏研究的理论化高度。因此,对于越剧传统腔调中主胡伴奏特性与唱伴关系的分析研究是非常迫切且具有深远意义的。本文分设三个章节对于越剧主胡伴奏特征进行分析。第一章“越剧戏曲雏形与主胡伴奏形式的确立”通过对于越剧剧种形成的历史梳理,进行越剧伴奏形式及传统腔调初始样貌的勾勒,交代越剧主胡成为主奏乐器的历史前提,并试图阐释主胡伴奏形式自确立后与唱腔间形成的紧密关系线;第二章“越剧主胡与[四工腔]、[尺调腔]、[弦下腔]”由越剧基本音乐形态、传统腔调中的唱伴关系展开,针对越剧主胡伴奏在三个主要腔调中呈现的伴奏特征进行分述,归纳总结主胡伴奏的几个共性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第三章“越剧主胡与越剧伴奏乐队”阐述越剧主胡作为越剧伴奏音乐的核心,如何协同越剧司鼓指挥与其他伴奏乐器共同润色渲染越剧音乐的独特韵致,进一步探索越剧主胡及伴奏乐队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摸索出的扎根于越剧本体的乐器演奏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