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国办发93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文中简称“农村产业融合”),以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影响着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龙头企业和农户在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关键因素。我们基于农村产业融合背景下,研究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旨在理清当下利益联结机制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探讨如何建立更为紧密的农企关系,如何通过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融合提供一些有用的思路和指导。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案例比较、实地调研等多种方法研究利益联结机制相关问题。从农村产业融合和利益联结机制的理论分析入手,梳理相关文献和概念,运用交易成本、产业融合和博弈论等相关理论,分析当前利益联结机制的类型和模式,归纳总结利益联结机制的影响因素和激励因素;从农户、中介组织、龙头企业多角度进行博弈进化分析,提出减少违约行为发生的建议;通过实地调研吉林省“优质粮食”项目,指出股份式是利益联结机制未来的发展方向。全文指出利益联结机制的发展必然依托现代企业,以股份式为主要发展方向,其它利益联结机制作为补充。利益联结机制的建设是龙头企业和农户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发挥中介组织和政府在利益联结机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监管和加大违约惩罚力度促进利益联结机制的稳定。现代产权制度开辟了龙头企业和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的通道,农户成为企业股东才能参与并分享农村产业融合的利润。为了推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构建股份式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利益联结机制,当下利益联结机制建设面临不紧密、不规范、相关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信息化滞后、促进产业融合不足等问题,我们提出了七条对策建议。一是加大监管力度,二是严格规范契约合同,三是建立关系信用制度,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五是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六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七是重视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