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环境弱势群体是指社会上的部分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条件限制,经济收入低,生活贫困,受教育程度低,缺乏环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自然资源利用、环境权利与生态利益分配与享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弱势群体是指社会上的部分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条件限制,经济收入低,生活贫困,受教育程度低,缺乏环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自然资源利用、环境权利与生态利益分配与享有等方面得不到保障,处于不利地位,且对他人的环境侵害行为经常无力还击的人群。本文以社会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在调查了解环境弱势群体生活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弱势群体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在比较和借鉴中西方环境弱势群体问题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环境弱势群体保护政策的基本原则、构建了我国环境弱势群体保护政策的目标及实现途径。文章首先对环境弱势群体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当前我国环境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及分布状况;其次,通过对我国环境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调查,分析了当前我国环境弱势群体存在的问题;再次,透过社会生态学的视野解析我国环境弱势群体问题形成的原因,将我国环境弱势群体问题形成的利导因子分为三类:资源因子、文化因子和政策因子;第四部分,从“社会正义”和“社会和谐”的角度阐述了构建我国环境弱势群体保护政策的理论基础;最后,阐述了我国环境弱势群体保护政策应遵循的三个主要原则:尊重原则、适度原则、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提出我国环境弱势群体保护政策构建的目标和实现的途径。环境弱势群体不具有中国特色,其在任何社会都存在,只是在不同的社会以及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形成和演变的轨迹不同,是社会在一定发展时期内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以实证调查为研究依据,通过社会生态学视觉透析形成我国环境弱势群体问题的根本原因,发现其中不仅有环境资源短缺的因素,更有文化的影响和政策设计及监督的缺失。文章针对这些原因寻找改善环境弱势群体生活环境状况的具体途径,目的在于引起全社会对环境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支持,以共同促进环境弱势群体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正>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用爱和真心去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
流畅状态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Csikszentimihalyi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流畅感理论。流畅感是指人们从事具有挑战性与技能要求相平衡的任务或活动时,产生的一种积极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程度不高,这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新时期,我们应
目的探讨聚酯泡沫敷料在PICC穿刺部位渗液的应用效果。方法由PICC专业护士对全院置管后发生穿刺部位渗液21例并发症患者应用聚酯泡沫敷料维护,进行跟踪,观察聚酯泡沫敷料的应
文章首先介绍项目背景及建设环保高效室分站点的优势,然后通过实际案例探索建设基于多模RRU的新型高效室分站点,可以解决原有模式的诸多问题,有效提升站点效能,并改善室分站
[目的]探讨基于健脾为基础的辨证治疗方案对ⅢC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同期对照研究方法 ,将ⅢC期胃癌
目的探讨超声在小儿睾丸异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经手术确诊为睾丸异位的50例患儿,年龄为15d~12岁,回顾分析其临床表现、声像图及手术病理结果。结果 50例患儿中左侧睾丸
目的采用非灌流法分离大鼠肝星形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非灌流法结合酶消化法分离大鼠肝脏细胞,密度梯度离心进一步分离HSC,油红染色检测HSC
湖泊是中国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休戚相关。近年来,在我们从湖泊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湖泊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本论文在模拟试验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怎样才能这一教学理念走进中学语文课堂,并成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呢?怎样使语文学习充满乐趣、充满活力呢?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