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者的个性是教育的出发点。基于研究学习者个性的教学是教育的艺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因为学习者的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新高考方案的实施,特别强调了对学生个性的关注,让每一个学生都与众不同。但当前的教育现状并不能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成熟的实施环境。小班化教育这种班级组织形式下的学生成长导师制可以尝试引入中学,在保留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以培养学生社会性的同时,更能有针对性地把握学生个性特点,基于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来制定学生的专属教育方案,对学生给予富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作为一种新型学生成长指导制度,还可以解决走班制、选课制的出现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应对新高考方案实施所带来的挑战。本研究遵循行动研究的基本范式,综合借助访谈、观察、问卷调查、撰写研究日记等方法,以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制度建设为基础,从教学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对实施过程中发生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本研究的成果是,通过行动研究,加深了对学生成长导师制的理解,提高了研究者发现问题、成果交流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等方面的能力,还总结概括出一套基于学校中层管理团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模式。学生成长导师制具体实施的操作模式是学生、教师、管理团队、教育环境以及教育方式等多方面相互配合,形成的一个“以班主任制为基础的学生成长导师制”的良好互动体系。本研究的结论是,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施能产生以下效果:从学校层面,提升了学校办学影响力,促进学校形成立体式的良好育人环境;从教师层面上,实现教师的“教书”和“育人”的统一,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降低班主任的工作压力等;从学生层面,能发现学生潜在个性及特长,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学生的受关注度得到提高。另外,通过围绕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施,可以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解决传统教育模式所存在的教学与科研关联度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