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著名管理学大师野中郁次郎提出的SECI知识螺旋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专利创造、专利运营和专利保护等专利管理内容构建SECI知识创造螺旋与专利管理的耦合机理流程图,并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企业在专利创造、专利运营和专利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分别从专利创造、专利运营和专利保护的角度论述了我国企业专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我国企业存在专利创造质量不高;专利运营短板依然存在以及专利保护缺乏内外联动机制等问题。其次,通过简要介绍专利的演化过程,让读者能更清晰地了解知识、技术与专利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SECI知识螺旋与企业专利管理的耦合机理流程图,将企业专利管理中的专利创造、专利运营和专利保护三个主要环节与SECI知识螺旋模型中知识转化的四个过程: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和内化建立耦合联系,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移转化与专利创造、专利运营与专利保护的专利管理流程相结合,从知识流动、知识转化的视角重新阐释专利管理过程。再次,由于专利创造环节决定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是专利运营和专利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专利管理目标的首要任务,如何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提高专利创造的效率和质量就显得尤为关键。因此在论文的第五章,笔者通过构建隐性知识外化过程中的博弈模型,着重分析了企业员工将头脑中的经验、技巧编码化为清晰明确的技术方案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多维度复合型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员工进行隐性知识外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如何提高专利创造的效率和质量提供了针对性建议。最后,结合SECI知识螺旋与企业专利管理的耦合机理流程图以及专利创造环节的博弈模型,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提出:企业通过建立复合型的激励机制可以更有效的促进隐性知识外化的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专利创造的效率和质量水平;技术转移作为专利运营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通过技术对接、技术交流和技术互补等方式将技术输出方专利中蕴含的关键技术充分消化、吸收并内化为自身的隐性知识,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企业专利运营活动的效率和水平;隐性知识社会化过程中注重对商业秘密和专利技术的保护等为解决专利保护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