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I知识螺旋视角下的企业专利管理提升策略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p8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著名管理学大师野中郁次郎提出的SECI知识螺旋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专利创造、专利运营和专利保护等专利管理内容构建SECI知识创造螺旋与专利管理的耦合机理流程图,并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企业在专利创造、专利运营和专利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分别从专利创造、专利运营和专利保护的角度论述了我国企业专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我国企业存在专利创造质量不高;专利运营短板依然存在以及专利保护缺乏内外联动机制等问题。其次,通过简要介绍专利的演化过程,让读者能更清晰地了解知识、技术与专利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SECI知识螺旋与企业专利管理的耦合机理流程图,将企业专利管理中的专利创造、专利运营和专利保护三个主要环节与SECI知识螺旋模型中知识转化的四个过程:社会化、外化、组合化和内化建立耦合联系,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移转化与专利创造、专利运营与专利保护的专利管理流程相结合,从知识流动、知识转化的视角重新阐释专利管理过程。再次,由于专利创造环节决定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是专利运营和专利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专利管理目标的首要任务,如何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提高专利创造的效率和质量就显得尤为关键。因此在论文的第五章,笔者通过构建隐性知识外化过程中的博弈模型,着重分析了企业员工将头脑中的经验、技巧编码化为清晰明确的技术方案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多维度复合型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员工进行隐性知识外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如何提高专利创造的效率和质量提供了针对性建议。最后,结合SECI知识螺旋与企业专利管理的耦合机理流程图以及专利创造环节的博弈模型,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提出:企业通过建立复合型的激励机制可以更有效的促进隐性知识外化的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专利创造的效率和质量水平;技术转移作为专利运营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通过技术对接、技术交流和技术互补等方式将技术输出方专利中蕴含的关键技术充分消化、吸收并内化为自身的隐性知识,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企业专利运营活动的效率和水平;隐性知识社会化过程中注重对商业秘密和专利技术的保护等为解决专利保护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迄今为止 ,广泛应用的分离接收函数方法主要基于单个台站的观测数据 ,并依赖等效震源假定的有效性。当地壳内存在明显的间断面时 ,等效震源假定不适于宽频带地震波形数据 ,接
适逢春暖花开、惠风和畅的美好季节,我们迎来了我国物业管理的大喜日子——30周年纪念庆典。1981年3月10日,我国内地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成立,一个全新的
本研究首先构建了 miR-144和miR-451单独敲除的小鼠模型。分析了这两种动物模型的表型改变,并与miR-144/451双敲除小鼠作比较。旨在明确miR-144/451双敲除时候的红细胞抗氧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应用也逐步普及,人们在各个领域都享受着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传统行业”的理念应运而生。网约车作为该理念成功的代表,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而这也对网约车的服务质量、安全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发了人们对于如何提升网约车政府监管效率的讨论。2016年,国家交通部联合七部委共同出台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
公安民警处在维稳处突、打击犯罪的最前沿,时刻面临着流血牺牲的严峻考验。近年来,袭警、辱警事件的频发,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和民警个人的合法权益,“为民警维权”成为现阶段公安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然而,在基层“法治内卷化”、舆论非理性化以及问责泛化的种种执法难题下,民警个体化维权陷入了“维权无门”“申诉无路”的困局。2018年12月,公安部制定出台了《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规定》(以下简称
“当我满头白发,还依然身着燕尾服,站在大堂里跟我熟悉的宾客打招呼时,我会感到这是我人生最大的满足。”这是国际金钥匙组织中国区主席孙东先生的一段话,也是我从事物业管理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