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场经济中,股东、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最为关注企业的盈余信息,企业的盈余状况能反应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能力,为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了实现国企的彻底改革以促进经济持续和快速健康发展,我国政府正通过一系列强化政府审计职能的措施,提升国有企业公开披露信息的质量,从而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保驾护航。其中,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作为实行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知晓国家治理情况的重要渠道,通过对国有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督和对违法违规披露的整改,为国企的信息尤其是盈余信息质量的改善提供了重要保障。 自2006年开始,国家审计署每年都会对若干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进行政府审计并公开发布审计结果公告。截止到2015年末,在审计署累计发布的230个审计结果公告中,有93个是专门针对国有企业的。本文正是利用这些政府审计的结果公告来探析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审计结果公告作为政府审计的结论性成果,它的发布不仅直接影响企业,同时也会引发市场的反应。因此,本文从市场反应和企业真实质量两个视角分别展开研究,从盈余质量的价值相关性和真实性两个方面检验政府审计对国企盈余质量的影响。前者研究接受政府审计是否影响市场中投资者对被审计企业盈余质量的信任程度;后者考察接受政府审计后企业披露的盈余信息所反映企业真实盈利状况的程度是否发生变化。 本文以审计署2010-2015年公布的针对国有企业的审计结果公告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政府审计结果受到市场的关注,其公告事件会引发负面市场反应;(2)从市场反应维度,市场和投资者对接受政府审计的企业有更高的盈余反应系数,表明政府审计有助于增强市场对盈余质量的信赖程度;(3)从企业真实质量角度,企业接受政府审计后,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都有所下降,表明政府审计对于盈余管理有一定的抑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