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木质沉船整体打捞技术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古代木质沉船上蕴藏着大量的历史、艺术、科技发展等重要信息,因此对古代木质沉船的发掘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和历史意义。 但是目前的打捞方法都是针对钢质沉船的,对于在水底浸泡多年的木质沉船并不适用。因此根据古代木质沉船自身的特点和其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本文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打捞古代木质沉船的整体打捞方案,其整体打捞方案的思路是: (1) 对沉船进行水下定位及施打定位桩; (2) 沉井下沉,即将一无底箱型钢结构沉井沉放在古沉船船体四周,将沉船罩入其中(沉船底部预留横穿梁的孔洞),利用外力将沉井下沉到预定位置; (3) 底部穿梁。将用来承托古沉船的底梁横穿过沉井底部的预留孔洞,从而形成保护钢壳; (4) 整体起吊。将沉船连同船内的文物及船体周围起固定作用的泥沙一起由驳船调离海床面,并将其放在全潜驳上; (5) 全潜驳起浮,将沉船运到指定地点进行考古发掘。 之后,本文采用模型试验的方法对该古代木质沉船整体打捞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验证。试验根据“南海Ⅰ号”的情况进行一比六的模型打捞。首先对打捞模型试验的重要部件进行了设计和受力分析。随后,利用模型打捞试验对该整体打捞方案的施工过程加以模拟,试验结果证实了采用此方案进行模型打捞满足安全性要求。 最后,将利用该方案对“南海Ⅰ号”进行打捞的关键环节中的重要受力构件加以设计,并对其中涉及的力学问题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南海Ⅰ号”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整体打捞方案进行打捞是满足安全性要求的,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
其他文献
随着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集成在单一芯片上晶体管数量也越来越多,使得片上系统(System-on-chip,SoC)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通信效率低、扩展性差、全局时钟难以同步等问题。为了
海洋波浪能作为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对其投入了大量的研究。我国是海洋大国,可利用的波浪能极为丰富。课题研究主要目的是对基于相对垂荡运动的波能转
高等教育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当今科技日益月异,知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越发紧密.本文对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探析,在阐述高等教育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传统的手动开关或手动调光照明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舒适生活的需求。基于上述原因,设计了该无线照明系统。该无线照明系统,以其简洁的操作、智能化的设
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具有三维周期微观结构的点阵复合材料的应用成为可能,该材料轻质高强,适合作为轻质夹层结构的夹层,其应用于水面舰艇上层建筑,可显著减轻上层建筑的重量,同时其
在船舶领域,丝网可被单独使用或用来同其它分离装置组合来除去进气系统中所夹带的气溶胶颗粒,起到相应的净化与分离作用,本文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完成了以下的工作:1.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