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收购条款与公司创新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4514516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技术创新,推动重大技术创新取得新进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由此可见,创新是我国经济增长和公司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创新活动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高风险的长期过程,激励创新需要在短期内有一定失败容忍度,并用长远眼光来评估项目未来的现金流反馈。在资本市场中,控制权转移威胁是公司无法规避的问题,因此管理层可能会有主动迎合市场投资者的短视行为(如减少研发投入、操控利润以推高短期股价)。公司章程设定的反收购条款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克服上述不利因素,进而有助于管理层专注于更高价值的长期创新活动。但也有国外文献表明,反收购条款保护管理层的同时也可能刺激大股东掏空、懒惰等短期行为从而形成对公司创新的抑制,目前对哪种效应占优并未达成一致结论;基于中国情境的研究更是十分罕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建制愈发完善,上市公司反收购意识越来越强,在公司章程中设立反收购条款的现象越来越多,最为典型的是2015年“宝万之争”后引发的反收购条款设立浪潮。因此,解答公司层面的反收购条款对公司创新活动产生何种影响、具体内在机制如何等问题,是对现有文献研究的重要补充,也非常切合当下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态势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加之手工整理手段来识别公司章程中的条款,以金色降落伞计划、交错董事会条款以及绝对多数条款为核心,构建最具有典型特征的反收购条款体系,并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5-2017年的面板数据,对反收购条款与公司创新活动的关系进行检验。本研究重点讨论了四个问题:章程设定的反收购条款是否更好地激励公司创新?其内在机制是什么?哪些公司采用反收购条款将助力公司创新发展?中国情境下地区制度环境在其中的调节效应如何?本研究的实证分析得到如下主要发现:第一,就“反收购条款-公司创新”的关系来看,公司设置反收购条款将显著地提高公司创新产出水平,并呈现出长期稳定关系。这种影响无论是在实质性创新产出,还是在非实质性创新产出中,都具有高度一致性。以上关系在使用PSM-DID、工具变量回归后依然保持稳健。进一步检验发现,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行业市场竞争程度以及经济不确定性较高的组别中,反收购条款对公司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这是因为,反收购条款能够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保障与激励。此外,反收购条款在创新密集型行业、股权分散、股权制衡度高及机构持股比例低的公司中对创新活动展现出良好的促进作用。第二,就“反收购条款-公司创新”的机制来看,首先,在加剧管理层短视方面,没有证据显示章程反收购条款与大股东掏空行为显著正相关,公司设定反收购条款也没有降低大股东积极监督经理人的动机,更多体现的是对董事长的保护,而两者业绩-换届敏感度也并未降低,这说明反收购条款设定未加剧我国内部人控制问题,因此反收购条款对创新活动抑制作用不明显。其次,在维护利益相关者权益方面,章程反收购条款保护更高能力的董事会,缓解公司融资约束状况,更乐于进行公司社会责任披露,这为公司创新活动提供知识集聚和融资渠道拓展的保障,进而促进公司创新。最后,在缓解管理层短视方面,公司设定反收购条款将更乐于采取货币薪酬激励、倾向较少的真实盈余管理操纵,促使管理层更主动地参与到创新活动中,进而提高公司创新产出。第三,就“制度环境对“反收购条款-公司创新”关系”的调节来看,公司位于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时,反收购条款对公司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得到强化;公司位于政府干预程度低的地区时,反收购条款对公司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得到强化;公司位于社会信任程度高的地区时,反收购条款对公司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亦得到增强;公司位于风险偏好高的地区时,反收购条款对公司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同样得到增益;公司位于创新文化氛围高的地区时,反收购条款在公司创新活动体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位于创新文化氛围低的地区时,反收购条款在公司实质性创新活动中甚至体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本研究的可能创新在于:1)从公司创新视角,拓展了公司层面反收购条款的治理效应文献,延展了“法与金融”研究范畴。一方面,有关反收购条款对公司创新的影响研究寥寥无几,该议题的中国研究更是未见探讨;另一方面,国外文献基于反收购条款促进的整体效应得出其提高公司创新水平的结论,但缺乏对其具体内在机制以及反收购条款抑制效应对整体效应扰动的探讨;此外,反收购条款与公司创新的关系受区域制度环境影响较为显著,而欧美国家明显不然。因此本研究对我国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与公司创新关系的研究便有一定的突破意义;2)使用文本分析及手工整理手段进而构建系统性的中国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指标,提供在中国情境下公司层面反收购条款影响创新的经验证据,并就这种影响的边界给出解答;3)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对可能存在的内性性问题进行处理,使得实证结论更加客观、稳健。本研究的结论有助于加深对我国章程反收购条款在何种条件下有助于公司创新提升的理解,对监管部门合理引导上市公司设定反收购条款、针对具有章程反收购条款公司的监管以助力公司创新发展的政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对上市公司反收购条款实践同样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其他文献
社会经济的快速提高,造就了建筑施工行业的辉煌,自改革开放结束后,城市化脚步逐步加快,建筑施工行业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自身经营规模在不断壮大,一些安全管理问题也随之而来。对于建筑施工行业来说,施工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如果管理不当出现安全问题,不但会降低工程质量,还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利于建筑施工行业的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讲述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出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全面深化财务制度改革,单位组织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逐渐引发高度重视,促进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创新、构建全新的预算管理体系,成为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新常态的影响,对事业单位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措施进行了探究,旨在能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促进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创新组织推进,切实提高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果,保障职业单位全面深化改革的稳定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智慧工地建设覆盖率大幅度提升,如何打破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困境显现出其重要性。文章将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论述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困境及对策。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职院校也开始贯彻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会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以郑州财经学院为例,分析了郑州财经学院的会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来优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校专业水平,从而为其他院校提供参考。
近年来,溶液法制备的铜铟镓硒系列(Cu(In,Ga)(S,Se)2,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因其高的能量转换效率(PCE)、更好的材料利用率以及低生产成本,展示出了作为主流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另一个选择。
会议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使人们认识到数据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性,加强数据创新对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来说,其重点是对核算监督专业性人才进行培养。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为会计发展提供重要条件,对传统的财务会计积极优化,促使数据的详细分析,也有利于人才培养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在本文中,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做出详细探讨。
1920至1940年代编写的文学史著,对新诗历史的叙述正如新诗本身,也经历着一场概念及创作的厘清和指认。文学史家选取不同的名称进入历史,记录它们呈现的特征,同时对新诗观念进行演绎,建构起和新诗相关的知识谱系。本文试图以文学史著对新诗概念的认定这一问题为切入点,对这一时期文学史著中的新诗叙述进行概念清理。在研究上以文学史著为考察对象,以新诗概念的认定过程为重点,将文学史著对新诗概念的认定视为一种为新
为了实现人才供给端与需求端的有效对接,高职学校应加紧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市场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强化人才技能实训,提高人才综合业务素质。2021年,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正式更名为"大数据"和"会计学",大数据与会计学融合势在必行。创新创业教育是转型后新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学习内容,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专业建设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大数据
为明确分离自黄瓜叶片的内生淡紫灰链霉菌gCLA4菌株(gCLA4)对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效果及其抗菌活性物质,通过室内离体枝条接种及田间喷淋树干的方法评价其防病效果;借助“生物活性追踪”方法,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凝胶柱层析、质谱、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手段对gCLA4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鉴定。室内离体枝条和田间树干喷施结果表明,gCLA4菌株发酵液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效分别为83.43%和71.07%,明
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发展用于癌症早期诊断和高效治疗的纳米药物具有重大意义。由于核酸扩增反应具有快速、高效和易于设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为癌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方法。然而,单级信号放大方法容易产生假阴性的信号,为了解决低灵敏度的问题,我们构建了级联信号放大线路,用于增强信号扩增能力。我们设计了一种级联催化发夹自组装-杂交链式反应(CHA-HCR),并将其用于信号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