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的普及,尤其是在当前Web2.0网络环境下,大部分人几乎每天都会进行网络信息浏览、检索和网络社会交互活动。而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经常会在无任何目的和预期的情况下意外地遇到有趣或有用的、能满足自己或他人信息需求的信息,即偶遇信息。偶遇信息是无预期的、意外的收获,但其在个体工作、生活、学习与科研中的作用和价值却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文献调研发现近年来图情领域关于信息偶遇的研究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且文献总量较少,虽然已有学者对信息偶遇、偶遇信息利用进行了研究,但是,关于偶遇信息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却比较浅显和稀少,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拓展。本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索大学生用户在偶遇信息时,是否会共享给他人及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他们的偶遇信息共享行为。通过相关文献及理论梳理,本研究在影响因素中加入了信息客体因素,并将自我效能因素作为中介变量,从主体、客体、环境及中介变量等维度提出研究假设和相关理论模型,利用SPSS和AMOS统计分析工具开展实证数据分析,以验证本文提出的相关假设,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对策与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有:主体因素中,大学生用户的信息素养,自我效能、共享动机均对其偶遇信息共享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客体因素中,信息内容对大学生偶遇信息共享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因素中,除媒介环境外,技术环境、任务环境、交互环境均对大学生偶遇信息共享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自我效能变量在信息素养、技术环境及交互环境与共享行为间均有着正向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