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证相应学说源流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_t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目的:   通过对经方起源的追溯,对经典著作辨证方法的分析、比较,结合对经方传承和流派的分析,研究方证相应学说的源流,进而揭示方证相应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为中医临床和教学提供参考。   理论意义:   方证相应是经方家们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解读出的中医学治病的基本方法。按此方法在临床使用经方,只要辨证精准,常能有桴鼓相应之效。正确阐明和继承这种学术思想,中医学就是实实在在地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科学,中医学将可以再现其原本朴实可信的本来面目。中医学可以走向实证化,使得中医的学习不再枯燥,传承不再艰难,对中医摆脱当前后继乏人、面临萎缩的困境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内容:   首先明确方证相应学说、经方的相关概念、意义等,对方证相应学说的起源进行初步探讨。通过对考古资料、史料、经典医籍资料进行分析,追溯经方的源头。分析《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证相应思想,探讨方证辨证与其他辨证方法的关系,揭示方证辨证的重要性:比较伤寒、温病辨证方法的异同,揭示方证辨证与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关系。通过对经方家的传承、关于方证相应的论述、经方流派的简介,说明经方的实用价值。列举其他医家的方证相应实践,说明方证相应也是后世效方的特点。   研究方法:   搜集古今文献资料、考古资料,运用逻辑推理分析,从哲学角度、从中医学发展史的角度进行深入讨论。   论文结论:   (1)仲景“经方”源自《汤液经法》等古书。《汤液经法》成书于约公元一世纪时,并非伊尹“撰用神农本草”而成,《神农本草经》和《汤液经法》的成书过程有相互影响,两书都是汉代“本草待诏”的集体研究成果。即经方起源于古代单方,是实践不断发展进步的结果。   (2)《伤寒杂病论》是由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成的一部实录性临床著作,本质上是一部“方证相应”的方书,主要是继承《汤液经法》的方证,而分类论述方法有变化。其书包含的丰富的辨证方法可分3个层次:第1层次是《伤寒论》的六病辨证和《金匮要略》的病名辨证,具有纲领性、方向性意义;第2层次是八纲辨证、脏腑辩证等,属于具体的辨证分析手段;第3层次是“方证辨证”,“方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元素,“方证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方法的归宿,在辨证论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3)“方证相应”是经方的重要特征,是中医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经方及其方证相应是贯穿整个中医发展史的,包括日本的汉方医学发展史。经方发展史证明,经方医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经方方证体系具有良好的客观性、规范性,容易解读和总结规律,因而疗效容易重现。经方方证体系是中医学具有科学性的强力支撑者。   (4)经方是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用方经验,张仲景是经方家的杰出代表。但经方也应该是发展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后世经医家创制的名方,也都是因具有明确的方证和可重现的疗效,可以视为经方的发展。   (5)理论必须根据事实不断修正才能指导实践,否则就成了实践发展的阻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第一位的,理论是第二位的。所以方证相应思想是尊重实践的思想,方证相应学说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学说。金元医学、温病学实际上都具有方证相应思想,是仲景方证相应思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发展和补充。   (6)黄煌药证相应说是对方证相应学说的发展,是对《伤寒杂病论》方证体系的挖掘和破译,是为了正确理解仲景方证、灵活运用仲景方药而做的有益探索。黄煌经方体质学说是对临床思维方式的调整,是用药安全的保证,并使得治未病成为可能。深入开展方证相应学说的研究将对中医临床和教育带来深远的有益影响,对中医学的生存和发展有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改善金融监管体系,金融技术引起广泛关注的主要金融机构,大型数字货币的出现成为研究的焦点,数字货币通过技术进步和升级可以解决其他基本请求形式的
民间票据融资是指在官方认可的票据渠道之外,或处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地带”,未受到金融监管机构监管的票据融资行为,实际就是银行系统之外的私人之间票据买卖行为.在我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到2019年召开第二届高峰论坛,这个倡议正在帮助我国进一步走向国际舞台,也让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其中.随着中国深入融合进世界经济,对外直接
中小企业是整个社会创新的最主要来源,但是它们经常深陷资金、人才等关键资源匮乏的窘境.中小企业如何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进行创新,这一问题在传统创新理论中并未得到充分的
税收营商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点评估项目之一,是市场经营主体在经营过程中所实际面临的税收环境,是税务工作效率高低和企业税负轻重的衡量指标.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持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