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体版画是70、80年代中国版画的重要力量,他们对促进当时中国版画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宜春版画就是其中成就突出、影响力较大的一支。本文从各个时期阶段中国社会和中国版画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旨在通过详实的材料对宜春版画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从而剖析出宜春版画萌芽、产生、发展以及衰退的主要原因,研究、探讨当前振兴宜春版画的意义,并进一步提出自己对振兴宜春版画的方案、设想。本文通过六个部分来对宜春版画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第一部分简要地概述宜春版画的发展历史。第二部分研究、分析宜春版画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第三部分研究、分析宜春版画产生的原因以及产生期版画创作的主要特点。第四部分研究、分析宜春版画发展时期不同阶段发展、壮大的原因及各阶段作品的艺术风格特点。第五部分主要研究、分析宜春版画衰退的原因及作品艺术特点。第六部分探讨振兴宜春版画的深远意义,并提出自己对振兴宜春版画的设想。本人认为,宜春版画是中国历史特殊阶段社会政治运动的产物。她是建立在当地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基础上,受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影响产生、发展起来的。同时,她的产生与发展与版画自身的特性,30—7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特殊时期对版画的特殊需求以及当地版画家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而其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受始于80年代中国社会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转型的影响,以及江西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水平,人才的流失,版画创作理念、水平的落伍造成的。在我国当前普遍过度注重经济发展,文化艺术建设凸显不足的情况下,宜春版画的振兴对当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文化艺术事业和经济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提出了自己对振兴宜春版画的理解、设想,希望籍此引起有关部门、人士的注意,以实现宜春版画的早日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