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jxffxx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初,中国就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优先地位,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了合作框架下各区域发展规划之中,:但是国际上仍旧有各种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环境破坏论”的质疑。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迅速发展,间接地对相关国家的环境产生影响,贸易中所隐含的碳排放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伴随着大量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会发生转移,一国的出口贸易是由于进口国的消费而产生,因此出口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是出口国替进口国所承担的环境污染,说明进口国向出口国进行了污染转移。从隐含碳的角度开展研究不仅涵盖了直接排放情况,同时也涵盖了隐含在商品贸易过程中的间接排放情况。因此计算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隐含碳排放情况,可以探究中国是否是借“一带一路”倡议向其他国家转移污染。首先,本文对贸易隐含碳的测算方法、贸易隐含碳的影响因素、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等相关文献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确定了本文要采用MRIO模型和LMDI分解法探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进出口隐含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其次,利用OECD数据库中提供的最新的国家间投入产出表,计算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出口隐含碳、进口隐含碳和净出口隐含碳排放情况,并基于LMDI方法从部门和国别两个层面对进出口隐含碳进行分解,分析制造业贸易隐含碳的直接影响因素,并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上述研究发现:2000—2015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量要高于进口隐含碳排放量,存在贸易隐含碳顺差的状态,制造业贸易导致了碳排放净流入,说明我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担了一部分的碳排放。“S11电脑、电子及光学产品”与“S13机械设备制造业”是净出口贸易隐含碳最大的两个部门。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中的大部分国家来说均为隐含碳净出口国,东南亚是中国最大的隐含碳净出口区域。总体来看,规模效应会促进隐含碳的排放,技术效应抑制隐含碳的排放,结构效应不确定,贸易规模是影响隐含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分别从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两方面提出关于减少国家出口隐含碳排放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讨论了利用多面棱体和自准直仪进行精密角度检定时多面棱体工作面偏差的补偿问题,给出了工作面偏差补偿符号的判定方法。
分析了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功能需求,提出了一种以TMS320F2812、TMS320DM642、TMS320VC5510为微处理器的混合式结构自主移动机器人设计方案。同时对多DSP间高速通信方案进行了探
本文对机械产品设计的主要理论进行了介绍,重点对卫星自顶向下设计的概念、内容和优点进行了阐述,对设计意图的分解和传递进行了描述,对自顶向下设计中的骨架模型进行了定义,
为了顺应现代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教育部于2016年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国家层面对核心素养的本土化建构,既适应了当下教育变革的方向,也符合我国当前教
就双机器人搬运刚体之外的复杂作业提出了面向操作物的运动描述与规划方法,以及适应于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基于关节位置控制的协调控制策略。在两工业机器人协调系统上实现了相关
通过对西方教育人类学在我国传播的时间序列进行整理和研究,本文对西方教育人类学在我国的传播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回顾和反思,在对西方教育人类学在我国传播的具体情况进行
我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但是自主创新能力尚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拥有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技术较少,在国际分工合作过程中缺乏技术话语权和主导权,处于全球价值链相对较低的位置
介绍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电位计自动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NI公司的LabVIEW开发平台,实现了电位计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自动测试,完成数据采集、测试的控制与实时显示、数据存储与分析处理以及所生成报表的浏览与打印等功能,提高了测试的精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