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静脉低剂量恒速滴注垂体后叶素和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的比较,观察垂体后叶素的不同给药方式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止血效果及对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06月至2019年01月在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同一小组住院,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在临床试验前,将其按完全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1例,术中应用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对照组49例,术中应用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收集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在术中血压、心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水平、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心肺功能变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盆腔手术史、临床症状、肌瘤最大直径、子宫肌瘤数目、肌瘤位置、术前血红蛋白水平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平均(59.76±16.52)min,短于对照组(64.08±17.62)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平均(63.24±19.78)ml少于研究组(67.41±23.34)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平均(13.21±5.63)g/L少于研究组(14.63±7.14)g/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33±1.47)d短于对照组(6.46±1.52)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8.73±5.34)h短于研究组(19.73±6.27)h,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手术并发症:研究组与对照组术中均无周围脏器损伤、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发生。研究组术后发热的发生率为4.00%;垂叶组术后发热的发生率为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血压升高>30%的患者,研究组有23例,对照组有31例,给予麻醉干预后血压均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手术时间≤60分钟时,研究组患者子宫肌瘤平均(2.25±0.99)个,对照组子宫肌瘤平均(2.30±1.12)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平均(51.62±8.38)min,略短于对照组(52.73±7.2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平均(55.31±17.53)ml略少于研究组(56.74±23.64)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平均(11.04±4.12)g/L略少于研究组(12.23±5.01)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93±1.31)d略长于对照组(5.72±1.27)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9.45±4.32)h较研究组(20.36±4.81)h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手术时间≤60分钟时,用药前1分钟,两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分钟、2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20分钟,研究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0分钟,两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手术时间>60分钟时,研究组患者子宫肌瘤平均(7.12±1.67)个,对照组子宫肌瘤平均(6.76±1.54)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平均(71.26±12.03)min,短于对照组(82.44±13.2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平均(81.32±18.93)ml少于对照组(94.01±21.3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平均(15.68±5.74)g/L少于对照组(19.62±9.2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57±1.42)d短于研究组(6.96±1.54)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8.25±4.94)h较研究组(20.34±5.03)h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手术时间>60分钟时,研究组患者在用药30分钟后均无明显血压波动,对照组患者中有9例需第二次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9例患者均再次出现明显的血压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1分钟,两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分钟、2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20分钟,研究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0分钟,两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与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相比,血压波动幅度小,次数少,对机体影响更小。2、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比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相近甚至优于宫体注射,且用量精准,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术中垂体后叶素总用量。3、建议:(1)当肌瘤个数≤4,评估所需手术时间≤60分钟时,或无需第二次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时,在排除禁忌症后,两种止血方法均可选择。(2)当肌瘤个数>4,评估所需手术时间>60分钟,或需第二次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时,在排除禁忌症后,可采用术中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的止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