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优秀诗人郑珍,生于国势日颓的道咸之世,地处西南贵州的偏僻之所,才学深厚,经学、小学、诗文书画等无所不精,因其学术成就而被誉为“西南巨儒”,位列《清史稿·儒林传》,更以其诗歌成就被论者盛赞为“清诗冠冕”。他的诗不仅写贵州百姓的贫困和悲惨,贵州的风俗和人情,还用大量笔墨来写贵州的奇山异水。他“历前人未历之境,状人所难状之状”,用奇丽的文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贵州人间百象图,并描绘了美轮美奂的黔中山水。这些诗歌展现了那个时代贵州的山山水水,以其丰富的形象、清逸的意境,艺术地把贵州峻峭瑰奇、绚烂多姿的山水呈现在人们面前,他的黔中山水诗称得上是中国山水诗的一朵奇葩。且他的诗在扭转性灵诗派末流卑弱诗风、开拓诗境方面,有较大的推进作用。因此,郑珍的诗歌很有其研究价值。在郑珍的诗歌中,有些意象出现的比例特别大,山意象就属于这一类。他的诗歌中对山的描写众多,并呈现出极为独特的风貌与极为丰富的蕴涵。本文将以郑珍诗歌中的山意象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论述郑珍诗歌中的山这一意象,寻找诗人内在的抽象心意和外在的具体物象的契合,通过对山意象的解读,分析郑珍诗歌的艺术风格、人格魅力及其诗风形成的渊源。本文试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从地方志的客观记录与诗人的个人化体验、方志的表面描述以及诗人深挖曲传两方面入手,将郑珍诗里关于黔地真实山川的描写与地方志的记载相比较,再现郑珍笔下独具神韵的贵州山川。第二部分,就郑珍诗中山的特点、山水诗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山”的意象中所体现的个性人格,对郑珍的山水诗进行探寻、品味,分析其意象中所蕴涵的意蕴。第三部分,结合郑珍的个人经历分析其各个时期写山诗中所呈现出的风格变化,通过对其人生轨迹的追寻,捕捉其独特的创作手法,探求其风格变化的原因,同时品味其深沉的情感。第四部分,郑珍诗风不仅有平易的一面,且有奇崛奥衍的一面,但不是单一的模仿,而是自成一家面目。本章以写山诗为例,试从三个方面分析郑珍对韩愈诗风的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