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型糖尿病(T2DM)是当前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T2DM高危人群和患者的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中,生活方式干预是关键。加强体力活动是生活方式干预中的重要手段,能够改善血糖控制和心血管危险因素,预防或延缓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以家务活动为主的非结构化低强度体力活动是每日总体力活动的重要组成,研究它与T2DM的关系有助于改进T2DM的防治策略和提高我国国民对运动促进健康的认知水平。体力活动与T2DM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干预效果,加深对它的理解能够提高干预策略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现场监督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运动干预的依从性和促进其早期行为习惯的养成,但是难以在我国群体健康管理领域普及。T2DM风险评估能够提供重要的干预窗口,在干预效果评价中发挥作用。国外已经发展了多种风险评分模型,然而由于人群的差异,这些模型在我国不一定适用,需根据我国人口特征建立适宜的T2DM风险评估工具。此外,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发了一些T2DM健康管理系统,然而由于我国医疗机构设置和资源配置与国外差异很大,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不足,导致国外管理模式在我国难以走通。因此,建立适用于我国T2DM高危人群和患者风险评估、群体运动干预、健康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十分必要。基于上述需求,本文围绕体力活动与T2DM关系及其应用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家务活动与中国男性T2DM关系研究通过横断面研究,我们分析了 13,862名中国城市男性成年人家务活动时间(小时/天)与T2DM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相比从不做家务,家务活动>0-2小时/天和>2小时/天的参与者T2DM比值比(OR)分别为0.80和0.60(P<0.001)。该结果表明了家务活动可能有助于长期的血糖控制。根据不同危险因素进行的亚组分析显示,家务活动水平与T2DM之间的逆向关系仍然保持但存在差异。未来T2DM预防策略中,需将提高非结构化体力活动水平作为一个重要组成。2.体力活动与T2DM危险因素关系研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既是T2DM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T2DM最常见的合并症。我们综述了有氧运动对高血压的有益效果和作用机制。同时,通过大样本的研究,分析了体力活动与血脂异常的关系,探讨了吸烟、饮酒、肥胖和运动等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吸烟对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害;饮酒使总胆固醇和TG恶化,但对HDL-C有保护作用;运动能够改善血脂水平,可以减轻吸烟和饮酒对血脂的不利影响。此外,我们还发现体力活动缺乏和肥胖都会带来血脂的恶化,并且会产生叠加的作用。以上研究表明了加强体力活动在不同T2DM危险因素人群中的作用是有差异的,这为个性化T2DM干预和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撑。3.远程监督运动干预对T2DM患者的有效性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穿戴式监测设备的远程监督运动干预方法,通过对40名久坐不动的T2DM患者进行12周的随机对照干预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受试者被随机均分到监督运动组和对照组。监督运动组接受远程监督的有氧运动干预,以及健康宣教和咨询;对照组仅接受健康宣教和咨询。结果发现,远程监督运动干预显著改善了 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体成分、血脂、血压和有氧运动能力。这为基于云技术和移动终端的运动干预系统提供了实践依据。4.T2DM风险评分模型建立方法研究利用逻辑回归方法建立了我国人群T2DM总体风险评分模型。26,600名男性和9,600名女性分别被分到推导和验证数据集。利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在推导数据集中选择相关变量并计算各变量的权重。基于验证数据集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发现该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芬兰糖尿病风险评分模型。本研究为后续开发的T2DM运动干预系统中分级分层方法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5.T2DM运动干预系统的构建及示范应用针对当前我国T2DM健康管理现状和需求,我们设计了面向综合医院的T2DM运动干预和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基于上述研究建立的方法并结合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构建了 T2DM运动干预系统,并在解放军总医院运动干预门诊开展示范应用。对个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以患者为中心制定有效的可及的干预方案,提供连续跟踪的监管服务,评价干预效果,从而实现闭环式的干预管理。该系统最终的目的是赋予T2DM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