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评剧白派艺术形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历白玉霜、小白玉霜、刘萍、王冠丽共四代人的努力,至今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本文从音乐美学角度出发,重点研究评剧白派艺术的审美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剧白派艺术形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历白玉霜、小白玉霜、刘萍、王冠丽共四代人的努力,至今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本文从音乐美学角度出发,重点研究评剧白派艺术的审美特征。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史学的角度阐述评剧白派艺术的发展轨迹,包括评剧白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包括白玉霜、小白玉霜、刘萍、王冠丽四代评剧白派艺术代表人物及其经典剧目的简介。第二部分从形态学的角度,分析评剧白派艺术怎样以宽厚柔美的嗓音、低回婉转的唱腔、哀怨缠绵的旋律、端庄秀雅的动作、连绵细腻的韵味、真挚深沉的情感以及发人深省的内涵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技术特征。第三部分从美学的角度探讨评剧白派艺术的审美风格。白派艺术带给观众的不仅是娱乐功能,更多的是教育意义。她以表现派和体验派相融合的表演方式,引导观众深入剧情与人物,让观众在角色中找到自己,在情绪的宣泄之后,更能认清自己与所处社会之间的关系,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人生参考。评剧白派艺术通过表演向人们展示了社会中最黑暗、最苦难的现实,同时也向人们传递了真善美的价值观念。观看评剧白派艺术,是情绪和情感的净化,同时也是心灵与思想的洗涤,这就是白派艺术的美之所在。附录部分是关于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的简介。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的团长王冠丽是评剧白派的第四代传人,在王团长的带领下,剧团以继承和弘扬白派为宗旨,以白派带动其他流派,努力促进评剧事业的发展。这一部分对于了解白派的现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文章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内容、形式和深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在高职院校现有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深化产教融合,建设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在产教融合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进行
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对具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性的藏品进行征集、典藏和展示的场所,同时也是面向公众的,提供教育和娱乐功能的文化机构,在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
博物馆对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安全保障是博物馆政策工作的内容,视频监控系统是整个安全防护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对此本文主要对博物馆安全防护中的视
我国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在世界舞台上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已经成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方面,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茶文化无疑是其
元代剧作家高明在南戏《琵琶记》中塑造了“全忠全孝”的主人公蔡伯喈,力图宣扬忠孝节义的道德观念,达到进行封建教化的目的。然而,当蔡伯喈依据伦理纲常准则去践行孝道时,却
中国老龄化的加剧推动了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兴药品技术不断出现。随着我国医药改革进入深水区,医药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成为潮流。药品技术作为医药企业的核心资产,其价值的
目的:探讨婚姻状态及其变化(丧偶及再婚事件)对于老年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利用"是否经常感到紧张害怕"、"是否经常感到孤独"这两项指标来度量老年负性情绪,通过2002年及200
通过对广东省不同生态区木薯园杂草的调查,明确广东木薯园主要杂草有22个科74种,其中一年生杂草34种,占45.9%,多年生杂草35种,占47.3%;禾本科最多,为17种,其次是菊科13种,两
余秋雨散文的出现如空谷足音,震惊了文坛。余氏散文关注历史,堪称历史的泼墨;关注人生,可称生命的写意。这种泼墨写意的泪泪滔滔、淡写轻描,使余氏散文呈现出独特的美──沦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