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抗震可靠度实用分析方法的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hengzyokok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一直是工程界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反应谱分析和概率密度演化这两个角度分别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对本领域研究理论进行系统综述(第一章)的基础上,本文第二章首先讨论了人工地震动的合成.文中首次提出了随机反应谱的概念.根据随机极值理论,推导了生成随机反应谱的公式,并给出了具体的生成方法.由此方法产生的一组反应谱,经过统计分析,在确定的周期点处的均值和标准差均等同于给定值.因此,以这些随机反应谱作为目标谱最终生成的一组人工地震波,可以同时反映反应谱的均值特性和变异特性,从而能够充分体现地震动的随机特性,弥补了由于忽视反应谱随机特性所带来的弊病.同时,文中发展了一种反应谱拟合技术,包含相位重选法和时域叠加法.在人工合成地震动中,这一技术能够取得良好的反应谱拟合效果,且具有使用过程简单、掌握容易等优点.本章的工作为结构地震反应随机模拟分析提供了更为合理的输入激励.在第三章中,着重讨论了A.D.Kiureghian所提出的一致激励下结构随机振动分析的反应谱组合公式.指出在A.D.Kiureghian及类似研究中,这些组合公式的验算过程存在重要缺陷.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基于反应谱的结构抗震可靠性分析方法.结合两个工程实例,采用按第二章所述的考虑反应谱随机性的合成方法所生成的人工波作为输入,对反应谱组合公式进行了随机模拟检验.文中同时比较了本文建议检验方法与基于传统人工波合成过程的随机模拟方法所给出的结果.最终计算结果不仅验证了上述反应谱组合公式的有效性,而且说明了本文第二章中考虑反应谱随机性的人工波合成过程的合理性.第四章讨论了非一致地震激励作用下大跨度结构随机反应的反应谱分析方法.并在本文建议分析方法基础上发展了大跨度结构考虑非一致激励的抗震可靠度分析方法.指出已有分析方法至少存在三方面的缺点:①需要通过繁琐的数值积分来求解反应谱组合公式中的相关系数或谱参数,不利于工程实际的应用;②只能计算峰值反应的均值,而无法给出峰值反应的标准差,从而无法进行合理的抗震可靠性分析;③均没有进行合理的验证工作.针对这些缺点,本文推导给出了一种反应谱分析方法,可以同时计算结构峰值反应的均值和标准差.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非一致地震激励条件下的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方法.通过引入一些合理的假定,大大地简化了谱参数的求解过程,使得无需再进行数值积分运算.结合实例分析,对本文方法、经典的分析方法、考虑反应谱随机性的随机模拟方法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其它方法无可比拟的计算效率,且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概率密度演化方法可以给出结构反应的概率密度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从而为结构抗震可靠度的精细分析开辟了道路.本文第五章将概率密度演化方法推广应用到了非一致地震激励作用下的随机结构可靠性分析中,分别进行了随机结构确定性地震输入、确定性结构随机地震输入两种情况下的动力反应分析和动力可靠度分析,并采用Monte Carlo随机模拟方法对其进行了验证.最后,简要讨论了需要进一步进行的工作.
其他文献
预制叠合剪力墙是从德国引进的一种适合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建筑结构体系,其实际工程应用主要包括设计、工厂预制生产、运输、现场安装施工等流程,具有工厂制作标准化、现场施工流
水下灌注混凝土在建筑、桥梁及水利水电等多钟工程中应用广泛,但由于影响灌筑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很多,灌注参数缺乏科学的确定方法,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常出现诸多问题而影响混凝土
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问题是近二、三十年来地震工程领域中的前沿课题之一,本文结合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进行有限元计算建模的一些问题作了研
李自健美术馆钢结构为以桁架为受力主体的空间结构,其体系构成、内力分布与框架结构有所不同,而现有的规范和研究成果对抗连续倒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常规的框架结构,对桁架、网架
本论文以硝基苯为目标污染物采用批量平衡法探讨其在天然渭河沉积物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渭河沉积物吸附特性的研究表明:1.针对不同的渭河沉积物,河底淤泥、河边砂样吸附硝基苯的过程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过程,即快速、慢速和平衡吸附3个过程。当吸附实验进行到大约11h时,单位介质吸附量已经不随时间的增加而出现明显变化,表明吸附体系进入了相对稳定状态,本实验将吸附平衡时间设定为24小时,对渭河沉积
加筋水泥土挡墙作为一种新型的组合式支护结构,在技术、经济、环保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优点。但是到目前为止,相关的理论研究和设计方法还无法满足工程实践的需要。因此,本文通
影响型钢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有诸多因素,包括梁的剪跨比、加载方式、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型钢的配钢率及型钢强度、含箍率及箍筋强度、型钢翼缘宽度与梁宽之比、型钢翼缘的混
该文以轴压比和相对偏心距为参数,通过12根构件的试验研究探讨了试件的破坏特征、刚度、开裂扭矩、极限强度、延性等变形性能以及反复扭矩作用下的扭矩—扭角滞回性能;由滞回
普通混凝土(坍落度≥3cm)经过一次振动成型后,由于内部粗集料界面还会存在着混凝土泌水和离析现象引起的孔隙、气泡及微小裂缝,这些会影响混凝土与粗集料、钢筋的粘结。目前
传统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基于地面运动在整个基础范围内一致的假设,但是对于大跨度结构,这种假设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地震波的传播受局部场地地形的影响,结构在地面各支承点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