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通过AGPAT6调节奶牛乳脂合成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dou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脂率是衡量牛乳品质高低的一个关键指标。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AG)是乳脂中含量最多的组分。TAG由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fat,FFA)和α-磷酸甘油在酶的催化下合成。这个过程涉及营养物质、转录因子、关键酶以及信号通路的协调调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在反刍动物乳脂合成过程中起关键调控作用。研究表明短链脂肪酸可以激活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的mTOR分子,通过mTOR信号通路调控乳脂合成,但是具体的分子机制并不明确。为了明确短链脂肪酸激活mTOR信号通路调节乳脂合成的具体方式,本研究以乙酸为诱导物,首先采用浓度梯度的乙酸钠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通过检测细胞中TAG的含量变化明确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合成的最佳乙酸钠浓度为12 mM。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2 mM乙酸钠可以提高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p-mTOR、p-P70S6K以及p-4E-BP1蛋白的表达(P<0.01)。采用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处理细胞以及采用基因干扰方法沉默mTOR复合物中的组分RAPTOR后,乙酸钠对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TAG的合成被抑制。这些结果表明乙酸能够通过激活mTOR信号通路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乳脂的合成。酰基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6(1-acylglycerol-3-phosphate-O-acyltransferase,AGPAT6)是真核细胞甘油脂类和TAG等物质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在TAG从头合成途径中,AGPAT6催化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转化为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AGPAT6缺陷的小鼠乳中二酰基甘油和TAG明显减少,提示AGPAT6在催化乳脂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在添加12 mM乙酸钠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沉默AGPAT6的表达,结果显示细胞中的TAG合成量显著降低(P<0.01)。而且AGPAT6基因沉默后乙酸钠无法激活mTOR及其下游信号分子的表达,表明AGPAT6介导乙酸对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和TAG合成。有报道显示AGPAT6催化合成的PA能够与mTOR的FRB结构域特异性结合促使mTOR下游信号分子S6K1及4E-BP1磷酸化,因此本研究推测在乙酸钠-mTOR信号通路中,AGPAT6可能通过合成PA来介导乙酸对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本研究在乙酸钠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采用RNAi方法沉默AGPAT6的表达,然后再添加100μM 16:0,18:1PA,Western Blot显示AGPAT6沉默后乙酸钠对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被抑制,但是添加PA能够重新激活mTOR信号通路。这些结果表明乙酸钠通过AGPAT6产生的PA激活mTOR信号通路,从而促进乳脂合成。为了进一步探究乙酸作用下AGPAT6的表达以及其调节方式,本研究在12 mM乙酸钠处理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研究PPARγ对AGPAT6表达的调节。结果显示PPARγ的激活剂罗格列酮可以显著提高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AGPAT6的表达;而采用sh PPARγ降低细胞中PPARγ的表达,AGPAT6的表达显著下降。PPARγ激活可以提高乙酸对TAG合成的诱导作用,当PPARγ激活的同时抑制细胞中AGPAT6的表达,PPARγ对TAG合成的促进作用被抑制。这些结果表明在乙酸钠处理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PPARγ能够正向调控AGPAT6基因的表达,继而促进细胞中乳脂的合成。为了更好地明确PPARγ是否是在乙酸钠的介导下激活AGPAT6的表达,本研究构建包含AGPAT6基因启动子区不同区段的荧光素酶载体,分别将其转染至乙酸钠处理和正常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结果显示AGPAT6基因启动子区在-110~40 bp区段的启动活性最强,而且这段启动子区段的启动活性受乙酸钠诱导。通过PROMO数据库发现-110~-40 bp区段存在RXRα的结合位点。RXRα是PPARγ的配体,二者形成二聚体发挥调控作用。本实验在-110~-40区段突变RXRα的结合位点,构建AGPAT6基因启动子区-110~-40突变的荧光素酶载体,并将其转染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结果显示RXRα结合位点突变后的AGPAT6的启动活性显著降低,而且不再受乙酸钠诱导(P<0.01),表明PPARγ可以通过与RXRα形成二聚体后结合在AGPAT6基因启动子区,调节AGPAT6的转录。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结果也证明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乙酸钠可以促进PPARγ与AGPAT6的结合。综合以上结果,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乙酸可以通过AGPAT6激活mTOR信号通路,调节乳脂的合成。在乙酸诱导的mTOR激活过程中,PPARγ通过RXRα结合于AGPAT6启动子区,上调AGPAT6的转录活性。本研究结果阐明了短链脂肪酸调节乳脂合成的具体方式,可为乳脂合成的调节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朝会诗是朝官关于朝会活动的书写。朝会是一项悠久而重大的封建政治制度,承担着彰显封建等级秩序,商议处理国政的功能。朝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尧舜禹时期,到了唐代,朝会制度终于发展成熟,形成了正至大朝会、朔望朝会以及常朝三种固定的朝会形式。不同类型的朝会在性质功能上各有侧重,因而与之对应的朝会诗也反映出不同的风貌。正至大朝会是礼乐色彩最浓重的朝会形式,以宣扬君权、炫耀国力为主要目的,反映了唐王朝的统治实
学位
无人机集群作战作为无人作战的新一代作战方式,是军事领域的热点方向。然而高动态、不确定性的战场环境,为无人机自主决策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面向非完全信息下无人机集群对抗过程,基于博弈论,以及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研究非完全信息下无人机集群对抗决策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非完全信息下无人机集群的空-地对抗过程中博弈决策难以匹配战场态势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战场态势的动态收益权重。首先,利用
学位
二尖瓣反流常发生于老年犬,是导致心衰的主要因素之一。使用经皮介入式二尖瓣夹合系统微创介入方法治疗功能性及器质性犬二尖瓣反流,全心不停跳下结合3D实时经食道超声引导下修复二尖瓣反流。分别探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与3D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入路,右心房穿刺房间隔进入左房内进行二尖瓣夹合的全新手术方式,探索二尖瓣系统经上述治疗后的心血管机能学及形态学改变及心外功能评估。本研究随机选取40只普通级试
学位
南瓜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南瓜属(Cucurbita)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属于雌雄异花同株植物,在杂交种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将母本植株中的雄花去除,费时费力,且去雄不彻底,影响杂交种的纯度;印度南瓜以长蔓为主,植株茎蔓过长、叶片肥大,制种过程中占地面积大,单位面积制种产量低,这两个因素制约着南瓜杂交制种的效率和质量。本研究以印度南瓜自交系S8和S23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增瓜灵和
学位
S-烷基(烯)半胱氨酸亚砜(CSOs)是一类由半胱氨酸衍生而来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葱属植物中。CSOs主要包括蒜氨酸、异蒜氨酸、丙氨酸和甲硫氨酸。CSOs被蒜氨酸酶降解后的产物具有抗菌、抗癌、消炎、抑制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还被证实参与植物抗病防御反应。因此,对CSOs生物合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黄素单氧化酶FMO是CSOs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具有硫氧化功能。为了进一步
学位
对于当朝党争的书写是北宋笔记书写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笔记文体发展至北宋中叶的代表性内容。这些笔记的作者大都是北宋党争的亲历者,所以笔记中党争书写也就被当作研究北宋党争的第一手资料,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本文共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于北宋笔记中党争书写的概述,首先对于笔记文体自身的发展流变做一梳理,揭示出党争书写在笔记中的出现是笔记文体发展至北宋前、中期的阶段性产物,是历史琐闻笔记发展出政论
学位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寻找可持续且清洁的新能源成为趋势,而氢能被视为最理想的选择。贵金属基催化剂虽活性优异但成本高、稳定性差,因此开发可代替如铱(Ir)和钌(Ru)等贵金属催化剂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是研究热点,而掌握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HER)机理是合成新型高效电催化剂的关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非贵金属基HER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围绕Fe、Co、Ni和
期刊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极具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然而,古代对《诗经》的研究多集中在诗教、训诂、流派等方面;近现代以来逐渐对《诗经》中“诗”自身的艺术价值进行开发。而色彩作为《诗经》艺术的构成部分,却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诗经》中存在大量与色彩有关的描写,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色彩虽然是通过视觉反馈而来的客观存在,但经过文学加工后被赋予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并表现出一定的
学位
唐代陇右道东部唐前古迹是陇右道东部地区历史文化的载体,与周边的自然及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丰盈的立体空间。作为建筑空间,位于陇右道东部不同类型的唐前古迹具有不同的性质与特色,对相关诗人及创作产生了不同影响。本文试图结合古迹的建筑空间特征、自然地理状况、历史文化内涵,一定程度上还原唐代诗人在陇右道东部的行旅足迹与生活体验,考察古迹、诗人、诗歌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把握诗歌的创作情况。并以古迹为切入点
学位
近年来,泌乳生物学的研究热点是挖掘泌乳功能基因和揭示泌乳调控机制,以提高乳脂和乳蛋白的含量,但泌乳功能基因网络中许多成员的功能和作用机理仍不清楚。基因表达谱分析可以在转录组水平上寻找泌乳相关基因,因此可将转录组测序应用于泌乳功能基因的挖掘和泌乳调控机理的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作为细胞表面受体家族,可与配体结合,感知、传递外界信号,以调节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一些外源刺激物能够引起乳腺上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