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卫星数据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以内蒙古1:5万布斯特等四幅区调为例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cut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布斯特等4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研究SPOT-5、GeoEye、Aster、ETM+等卫星图像在区调中的应用。论文依据各种卫星数据特点,在充分分析各种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特性的基础上,对区调工作中卫星遥感数据的选取进行了分析;结合该工作区的遥感地质工作,探讨了多源卫星图像在1:5万填图应用中的处理方法和技术流程,并依该流程对工作区进行了遥感地质解译和矿化蚀变信息的提取。SPOT-5、GeoEye、Aster、ETM+等卫星数据为本次研究使用的主要资料来源。Terra卫星携带的Aster图像和Landsat卫星携带的TM/ETM+图像空间分辨率较低,但光谱信息丰富,特别是具有反映岩石蚀变矿化的波段,为蚀变矿化信息提取的主要数据源;SPOT-5卫星携带的可见光扫描仪HRV,由于其几何定位精度高且像元可达2.5m,作为遥感制图和目视解译的主要图像;GeoEye图像的空间分辨率高达0.5m,是重点地区遥感图像成图的主要数据源。本次工作把光谱分辨率偏低但空间分辨率较高的SPOT-5、GeoEye等卫星数据与光谱信息较丰富但空间分辨率明显不足的TM/ETM+、Aster等卫星数据组合使用。达到了1:5万地质填图要求的定位精度。对上述卫星数字图像通过辐射校正,消除大气影响;通过几何精校正,以SPOT-5pan波段图像为基准,将所有遥感图像与地形图配准之后,通过剪裁,形成工作区的遥感数字图像。采用如图像融合、彩色合成、比值增强、K-L变换等数字增强处理的方法,增强图像中岩性、构造、矿化蚀变等有用信息。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工作区的地质资料,建立遥感解译标志,进而目视判读,实现遥感图像的构造和岩性地层解译。通过对ETM+、Aster图像的相关波段进行阈值分割和比值运算,以提取含Fe3+AL-OH、Mg-OH、Fe-OH等离子基团的蚀变矿化信息;最后在MapGIS v6.7平台上交互判读,并形成各种遥感地质解译的成果图件。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化进程加速,我国存在一些区域性室外空气污染问题,尤其是我国东北严寒地区,由于工业结构和季节性供暖等原因,室内外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考虑到微生物多以附着于大气细颗粒物的形式进行空气传播,故对我国东北严寒地区室内外大气细颗粒物微生物组分特征及传播规律开展研究非常必要。本研究对我国东北严寒地区黑龙江省三座代表性城市(“油城”大庆市、产业综合型城市哈尔滨市、农业城市牡丹江市)非供暖季和供暖季办公建
当前,我国已然处于“老龄化”变化的时代,这是在“不富已老”的条件下,面临着社会保障不健全、家庭养老匮乏的局面。自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以来,我国便直接迈入了“顶层老龄化”,因而对长期照护的需求与日俱增,家庭养老应提供的机能逐渐弱化,社会养老明显“缺位”。现代性改变着老年人的观念,其居住模式发生改变,居住模式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随着“隔代抚养”现象的日益增多,当代老年人的居住模式逐渐向传统居住模式回归,
现今,退休生活一直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因此,本报告选择的翻译实践对象是一本社科类读物——《退休指南》(Retirement)。此书是一份退休计划,涵盖了退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精神状态、金融状况、身体健康状况、生活安排以及休闲娱乐活动等等。这本书的写作风格简洁明了,它为读者呈现了一份退休后的行动方案,让你在退休后的生活从物质成功的浅层面转变到更有层次感和满足感的目标。真实的案例研究和引人注目的
地球环境与人类密切相关,无论是哪个国家、地区,守护唯一的家园是我们的重要使命。当下,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成为了无法忽视的重要问题,想要解决环境问题,首先需要充分了解我们所面临的环境现状。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文本《影响地球的“麻烦”物质》通过调查研究,揭示了POPs、塑料微粒、PM2.5、水银等化学物质是如何被排放并扩散到地球,又给人们带去了怎样的影响。在书里,环境专家们利用简单易懂的文字,结合
公立医院作为医疗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40年的迅速发展,经营业绩和资本实力位居全国医疗行业前列。我国的公立医院实际上属于非盈利性质的事业单位,拥有自己独特的会计核算制度,企业成本管理模型并不能直接适用于公立医院,尤其是在新医改背景下,更加需要进行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理论的深入研究。随着国内公立医院的改制和社会办医的开放,公立医院逐步开始接受市场浪潮的洗礼,要想在市场
对外援助不仅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外交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经济层面援助非洲。70年来,中国对非援助规模持续增长,援助事业硕果累累。然而,中国的对外援助模式在国际社会上备受争议,“新殖民主义”“援助有害论”“掠夺能源论”等指责和误解不绝于耳。本文以美联社、新华社与泛非通讯社为研究对象,对三家通讯社2013-2019年有关中国援非活动的报道进行高、中、低三个层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河流生态系统面临着雨洪失调、污染严重、生态用水不足、生态系统破坏、功能受限等一系列问题。而人们对河流保护与利用的理念不当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因此本研究通过引入景观基础设施理念,运用理论演绎、GIS量化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重庆肖家河为例系统地探讨了景观基础设施视角下城市河流生态修复设计的框架、策略与实践,以期在解决肖家河生态问题的同时实现它的多元价值,为其他城市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社会治安管理水平也进入了一个高质量的发展时期。公安系统警察力量作为社会治安管理的主力,受到的压力日益增大。辅警队伍作为公安系统警察力量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的作用是补充公安系统民警力量的不足。辅警队伍管理水平的提升是社会治安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推力,以辅警队伍作为提升的基础力量,逐步改革,同时也推进相关法律的健全,将我国社会治安管理水平提升到新的阶段。本次研究是以温
人类活动引发的淡水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很多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位于滇中地区的滇池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泊,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和过度开发,使其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湖泊营养盐大量富集、水生植被大面积消失、蓝藻持续爆发,湖泊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逐渐消退。水体中的底栖无脊椎动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该生物生物量与群落变化对水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是开展湖泊调查与水质评价的重要生物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量很大,公共部门承受的资金负担也很重。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PPP)项目通过引入私人投资者,降低公共部门的压力,同时结合公私双方的优势,提高项目建设及运营的质量,使其更好的为公众服务。而在PPP项目中,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利益不是完全一致的,两者的利益存在一定的冲突。PPP项目的股权结构可以一定程度上配置公私双方对项目的控制权,所以本文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