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彝语语音系统比较研究——兼论彝族学生普通话韵母教学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彝两种语言均归属于汉藏语系,两者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差异。本文通过对汉彝语音系统进行对比探究其联系与差异,结合语音调查获得的彝族学生汉语普通话韵母偏误类型及原因对彝族学生普通话韵母教学提供可行性对策。  本文对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方面对汉彝两种语言的语音系统进行了比较,其中,重点进行了彝族学生普通话韵母掌握情况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语音偏误在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鼻音韵母中均存在:单元音韵母的偏误主要集中在e、o、u、ü上,复元音各韵母均出现了偏误,鼻音韵母的偏误率最高,是彝族学生普通话韵母习得的难点。同时,探讨了彝族学生普通话韵母偏误产生的原因:包括彝语负迁移;来自汉语自身的干扰;彝族学生对汉语韵母相关知识的把握不到位与对声韵配合规律的认识存在偏差;教学策略和习得策略的失当。据此。提出了彝族学生普通话韵母教学相关对策:包括对比法、图示法、速滑法和拼合法。文章的最后对本文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同时指出了本文的一些缺憾和不足,希望能在将来的研究和写作中得到改善。  
其他文献
《左传》作为一部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著作,有其丰富的内涵。这些内容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研究者反复不断地去认识和解读。本文名为《吴闿生<左传微>评点研究》,主要研究对
摘要 中国是个陶艺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当代中国陶艺发展变革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建构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在“造型与装饰”这块广阔的园地里面,不仅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本土陶艺文化语言,同时对继承、研究、开发传统陶艺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本文不仅对中国各主要陶瓷生产企业的发展具有某种借鉴和理论指导性,同时对于中国当代陶艺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学术支撑作用。  关键词:当代陶艺 造型 装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