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通窍方对I型糖尿病大鼠下丘脑前区及隔外侧核神经元Bax与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来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olan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补肾通窍方对I型糖尿病大鼠下丘脑前区和隔外侧核神经元Bax与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该方抗糖尿病大鼠下丘脑前区及隔外侧核神经元退行性变的作用。  方法:将40只清洁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模型组(DM),中药防治组(ZY)和胰岛素治疗组(XY)。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mg/kg建立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其中中药防治组自造模前一周起,每天予补肾通窍方煎剂(4g生药/ml药液)1ml灌胃治疗;胰岛素治疗组在造模成功后每天皮下注射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2u;其余二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的形态、精神等状况,并且每周定时测定各组大鼠的体重、空腹血糖1次。4周后麻醉大鼠行灌注固定,取脑组织行连续冠状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下丘脑神经元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运用显微镜目镜网格计数单位面积内阳性神经元数目作为阳性细胞密度。  结果:(1)糖尿病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大鼠反应行动迟缓,体重减轻(P<0.01),空腹血糖增高(P<0.01),下丘脑前区、隔外侧核Bax阳性细胞密度增加(P<0.01);Bcl-2阳性细胞密度减少(P<0.01)。(2)中药防治组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大鼠反应行动灵活,体重增加(P<0.01),空腹血糖降低(P<0.01),下丘脑前区及隔外侧核Bax阳性细胞密度均减少(P<0.01);Bcl-2阳性细胞密度均增加(P<0.01)。(3)中药防治组与胰岛素治疗组相比,下丘脑前区、隔外侧核 Bax阳性细胞密度均减少(P<0.05);Bcl-2阳性细胞密度均增加(P<0.05)。  结论:补肾通窍方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I型糖尿病大鼠下丘脑前区及隔外侧核神经元退行性变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是由于新生儿窒息,引起脑血供和气体交换障碍所致的一种全脑性损伤,是严重危害新生儿生命健康的疾病,有较高的发病
目的:通过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型大鼠血清中Cathepsin K浓度及胫骨干骨密度的影响,探讨骨碎补总黄酮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  方法:选取3月龄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