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会多中心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u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近年来,不少非营利组织由于各种原因,暴露出很多损害其本身形象的问题,不仅阻碍了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发展,也严重降低了社会公众对其的信任。因此,非营利组织治理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中国红十字会作为中国级别最高的非营利组织,发展历史悠久,领导阵营最强,接受来自政府财政的拨款及社会各界的大量捐款,社会影响力大,目前在治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行政化严重、自律机制不完善以及社会监督薄弱等。本论文尝试从完善中国红十字会治理机制的角度来解决上述问题。理由足:第一,健全的治理机制可以激励红十字会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有效利用资源,成功应对组织面临的挑战,进而实现符合组织使命的奋斗目标;第二,健全的治理机制可以从红十字会内外部治理两个角度对组织权力进行制约和平衡,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在“内部人”手中;第三,健全的治理机制意味着优良的规则制度及议事程序,能有效地促进红十字会治理能力的提高;第四,健全的治理机制能够提高红十字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而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   本文结合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首先对中国非营利组织概念界定、发展阶段及特点进行了阐述,而后分析了中国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接着以中国红十字会为研究重点,分析了中国红十字会内外部治理机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中国红十字会建立多中心协同治理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基于当前中国国情,结合国内外红十字会治理经验提出对策建议。   本文认为构建中国红十字会多中心协同治理机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健全中国红十字会内部治理机制,包括加强组织体制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建设,加强组织自治能力建设;另一方面是:健全中国红十字会外部治理机制,包括政府行政治理,社会公众、独立部门、大众媒体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多元治理。
其他文献
当前农村教育教学改革逐渐深化实施,国家领导人也提出过要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特征,要确保经济工作适应经济发展这一常态.经济发展影响着农村教育,只有农村的经济效益
从1990年蒙古国推行转型政策以来,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蒙古国政府和国民的大问题。目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30%。蒙古国的农村贫困情况与城市相比严重,导致贫困的
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能力急速发展,带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在逐渐增加,随之而来出现了大批老龄、甚至高龄老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在于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目标在于提高工程效益.合理确定是有效控制的基础,有效控制是合理确定的保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前面两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