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iO2体系中TiO2导带电子弛豫过程的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ua1114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光发射电子显微-光谱装置,主要针对飞秒激光作用下Au-TiO2纳米粒子体系中TiO2导带电子弛豫过程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光发射电子显微镜得到飞秒激光作用下TiO2纳米粒子和Au纳米粒子光电子产额的功率依赖关系,确定了不同纳米粒子光电子发射过程对应的多光子阶次。结合入射激光的光子能量,确定了Au纳米粒子的功函数在4.65eV4.71eV范围之间,TiO2纳米粒子发生多光子电子发射过程所需的最小能量在5.77eV5.84eV范围之间。这为接下来利用飞秒激光的泵浦-探测技术研究Au-TiO2纳米粒子体系内的电子弛豫过程打下了基础。通过研究TiO2纳米粒子和Au纳米粒子的光电子产额对入射激光参量的响应,得到了纳米粒子的光电子发射特性。其次,利用飞行时间-光发射电子显微镜对光电子的空间分布和能量分布同时测量的能力,对比了基频光、倍频光单独作用以及双色光同时作用下Au-TiO2纳米粒子体系的光电子能谱,给出了混合粒子体系在飞秒激光作用下发射光电子的来源。在基频光作用下,Au纳米粒子和TiO2纳米粒子的光电子能谱中只有少量低能电子发射,而在Au-TiO2混合纳米粒子的光电子能谱中,由于Au纳米粒子中被激发的热电子向TiO2纳米粒子的导带传输,光电子能谱中出现了两个能谱峰。在倍频光作用下,Au纳米粒子的光电子能谱中只有少量低能光电子发射,而在TiO2纳米粒子和Au-TiO2混合纳米粒子的光电子能谱中,TiO2价带电子吸收倍频光的光子跃迁到导带,这部分电子的发射会在光电子能谱中形成高能量的能谱峰。最后,通过改变两束飞秒激光脉冲到达样品表面的先后顺序,即改变两束脉冲的相对时间延时,结合不同粒子的光电子能谱,实现了对发射光电子来源的调控,确定了不同光电子的来源对电子数目弛豫过程的影响。实验上将光发射电子显微技术(PEEM)与飞秒时间分辨多光子电子发射的泵浦-探测技术相结合,根据TiO2纳米粒子以及Au-TiO2混合纳米粒子体系中光电子的激发及发射过程,研究了TiO2纳米粒子以及Au-TiO2纳米粒子体系在不同延时条件下的电子数目的弛豫过程。在基频光泵浦,倍频光探测的条件下,混合体系中的电子弛豫时间几乎不受激光波长的影响,均为728fs。而在倍频光泵浦,基频光探测的条件下,混合体系中的电子弛豫时间受激光波长的影响较大,其值从215fs(740nm)增加到718fs(840nm)。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当少量Au纳米粒子中的电子传输到TiO2纳米粒子时,Au-TiO2纳米粒子中导带电子的弛豫时间会延长。这些结果对于深入理解Au-TiO2纳米粒子体系中的电子转移过程,进而提升其光电转化效率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钢铁企业煤气的合理使用对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环境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高炉煤气(BFG)作为副产气体之一,产量巨大,被排放到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很大的污染,同时它是重要
矿井水是我国煤炭生产主要废弃物之一。一直以来,矿井水多以直接排放为主,长期大量排放已对矿区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明确矿井水排放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本研究以
在磁异常探测原理的理论基础上,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建立丛式井井下单根已钻井套管的空间几何、物理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被动式磁异常探测及主动式磁探测方法中已钻井周围的磁场分布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如下工作。第一,在被动式磁异常探测中,建立了井下已钻井套管模型,选取合适的边界值,分析了已钻井套管被地磁场磁化后,其周围空间中的具体磁场分布情况;分别研究了在改变
脉冲激光辐照六方氮化硼材料产生的等离子体对于研究六方氮化硼材料特征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对靶材的损伤阈值、组成元素以及等离子体参数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本文选择六方氮化硼为靶材,首先对材料进行XRD物相分析以保证材料的单一性无掺杂,然后搭建实验平台,利用纳秒脉冲激光辐照六方氮化硼,通过等离子体光谱法对材料的损伤阈值进行研究,并且利用材料的损伤形貌加以佐证等离子体光谱对测量损伤阈值的准
传统油气开采过程中常常会采集到大量的水分,采集到的油、气只占很小比例,这是因为油井内通常是由多种流体混合而成,随着时间的迁移各相流体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电磁流动成像技术就是在这种非线性且不能预测未来走向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层析成像技术解决多相流比例的测量问题,进而准确的指导石油的勘探与生产,提高资源的开采效率。井下高温、高压、高噪声的环境中,对于石油测井仪器的体积与性能有着极高的要求,故而对
目的:黑碳材料作为PM2.5的主要组成核心,在大气运输过程中会吸附各种污染物(重金属和有机物)形成的复杂污染物。因为PM2.5来源不同,化学组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其引起的毒性效应和健康风险难以评估。在研究中使用的羧化黑碳,是通过对商品化黑碳进行改性的制备而成,原始黑碳带上羧基后增加其极性,然后羧化黑碳与铅复合形成黑碳铅复合体。以这两种材料来研究其引起的体内外炎症效应与毒性反应,旨在阐明羧化黑碳
近年来,人们对在磁化强度动力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DMI)有着强烈的研究兴趣,这种反对称的各向异性超交换作用能导致自旋螺旋结构的形成并且改变铁磁纳米线中畴壁的漂移速度,并且人们发现了各种各样新奇的现象,比如磁振子霍尔效应,分子磁性以及多铁性。在有和没有外磁场的情况下,极强的DMI分别诱发了螺旋状基态和斯格明子态。并且人们已经观察到了低维金属磁体中由
目的探索酒精性肝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及对维生素B6通路进行初步探索。方法急性酒精模型:将5-6周龄C57BL/6雄鼠随机分成标准饲料喂养组(Pair-fed)和酒精喂养组(Et OH),每组5只
分拆上市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起步晚、发展缓慢且门槛高,许多企业因为国内的上市门槛太高、分拆上市难度太大而选择海外分拆上市。随着2009年作为“成长型企业孵化器”的创业板
在微流控技术领域,壁面带电的纳米通道可以起到与离子选择性膜类似的作用,因此对微纳复合管道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利用两组纳米通道阵列连接三个平行微米通道建立对称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解释了通道内的除盐机理。例如,当纳米通道阵列两侧的电势差(Vcn)等于10倍的热电压(VT)时,系统的除盐率已经可以达到90%左右,Vcn等于20VT时即可以超过99%,且随着Vcn越大,系统除盐率增长得越缓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