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拥挤收费及其影响分析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交通供需关系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尖锐,由此导致的交通拥挤现象已经成为许多大城市普遍面临的严重问题。在此情况下,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城市交通拥挤收费,该措施既能通过“收费”这一价格杠杆从时间和空间上引导和调节交通需求达到缓解交通拥挤的目的,又能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筹集一定的资金。然而,交通拥挤收费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交通问题,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它存在着敏感性,是一个关系到社会经济、政策、出行者心理的综合问题,因此对于如何去正确认识交通拥挤收费、制定拥挤收费策略和分析拥挤收费影响就显得尤其必要。本文就这些问题对城市交通拥挤收费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希望可以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决策过程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首先对城市道路上交通拥挤的成因、分类、动态机理和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对常用的三种缓解交通拥挤的对策(网络扩容、交通管制、需求管理)进行比较,得出需求管理中拥挤收费措施的优势所在。接着,本文将交通拥挤收费分为静态收费和动态收费两类分别阐述了它们的基本原理。 然而,仅凭现有的理论框架无法解决真正实施城市交通拥挤收费时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按照“对谁收费——如何收费——收多少费”的思路对城市交通拥挤收费的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包括运用时空消耗理论确定混合交通流中交通拥挤收费的对象;比较各类收费方式(高峰时段固定收费和延长时段阶梯收费、瓶颈道路收费和限制区域收费、人工收费和全自动收费)的不同特点和适用范围:将固定需求、用户平衡推广为弹性需求、随机用户平衡,建立了更符合出行者行为实际的双层次优定价模型,并给出模型的遗传算法。 最后,本文重点研究了拥挤收费对交通结构的调整作用和对交通流量的空间转移作用。研究交通结构的调整作用时,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拥有私人小汽车的出行者中长距离出行方式竞争模型,有效说明拥有私人小汽车的出行者做中长距离出行、选择出行方式时私人小汽车方式与公交方式竞争的现状和实施拥挤收费以后的未来发展态势。研究交通流量的空间转移作用时,主要从交通分配的角度出发,说明拥挤收费增加了部分路段的阻抗值,流量分配结果必然也随之发生变化,并以上海市中心区实施拥挤收费为实例,计算了不同费率下收费区域内外交通流量的变化和相应的拥挤度量指标。
其他文献
利用 GPS 信号对载体的姿态进行测量是 GPS 应用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围绕利用GPS 载波相位信号确定运动载体姿态这一主题,重点研究了 GPS 姿态测量的理论及算法实现,并实现了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仅包括物质上的需求,也包括精神上的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城市高速道路的入口匝道和出口匝道处一般易成为高速道路的物理瓶颈,由于其重建或改建的困难性,采用管理与控制将是改善其交通阻塞的关键措施。高速道路出入口匝道处出现的交通
学位
口岸是国家的门户,口岸功能的强弱和运行效率的高低,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繁荣至关重要。随着国际间贸易的不断增长,铁路口岸站面临着巨大的运输压力,如何在既有线
为了满足天文观测以及军事上的需要,对地基望远镜的分辨率和跟踪指向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口径望远镜主镜支撑设计是望远镜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决定了望远镜的成像质量。本文以1.2m地基主反射镜变方位支撑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为了满足结构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应用有限元方法对主镜支撑系统进行静动态性能分析,使主镜室组件结构得到优化。介绍了地基望远镜的作用,望远镜常采用的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国内外大口径望
界面法改性是指将某种改性剂(如磨细的废轮胎橡胶粉等)直接加入到沥青混合料搅拌缸中,首先是改性剂与高温集料的预拌,在此过程中,部分改性剂融化变软,局部地裹覆在热集料颗粒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