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合术后和病理诊断作为标准,分析99mTc-EHIDA肝胆显像在婴儿持续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住院并进行99mTc-EHIDA肝胆显像的持续性黄疸患儿63例,所有患儿均进行手术治疗。结合术后评价和病理诊断作为最后临床诊断,将其分为两组:胆道闭锁组(BA)与婴儿肝炎综合征组(IHS)。分析99mTc-EHIDA肝胆显像对婴儿持续性黄疸的鉴别诊断效能,同时分析两组病例血清生化学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1. 经手术及病理最终证实BA45例(71.4%),男23例(55.6%),女22例(44.4%)IHS 18例(28.6%),男14例(77.8%),女4例(22.2%)。两组间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X2=3.772,P=0.052)。2. 显像表现2.1显像结果:63例患儿中,99mTc-EHIDA肝胆显像结果显示:44例(69.8%)患儿一直到24小时显像肠道未见显影,19例(30.2%)患儿肠道不同程度的显影。2.2肝胆显像特征2.2.1 45例BA中有34例(75.6%)表现为:20分钟内的动态显像中,1分钟时心脏显影清晰,随后很快减淡;2分钟时肝影可见,然后逐渐清晰。随着时间延长,肝胆平面显像1小时、2小时及6小时肝影虽有减淡,但是24小时肝影仍较清晰,且肠道一直未出现放射性分布。2.2.2 BA中有11例(24.4%)表现为:20分钟内的动态显像中,心脏显影后减淡很慢,肝脏一直显影不够清晰,血池本底高。肝胆平面显像显示:1小时、2小时及6小时均未见肠道放射性分布,而在24小时见肠道有少许可疑的放射性分布。2.2.3 18例IHS中有10例(55.6%)表现为:20分内的动态显像中,心脏显影后减淡很慢,肝脏一直显影不够清晰,血池本底高。肝胆平面显像显示:1小时、2小时、6小时及24小时内肠道未出现放射性。2.2.4 IHS中有8例(44.4%)表现为:20分钟内的动态显像中,心脏显影后减淡很慢,肝脏一直显影不够清晰,血池本底高。肝胆平面显像显示:1小时、2小时未见肠道放射性分布,但是6小时及24小时见肠道有少许斑片状的放射性分布。2.3诊断效能:99mTc-EHIDA显像诊断BA的灵敏度为75.6%(34/45)、特异度为44.4%(8/18)、假阳性率为22.7%(10/44);诊断IHS的灵敏度为44.4%(8/18)、特异度为75.6%(34/45);总体诊断准确率为66.7%(42/63)。3.63例患儿在99mTc-EHIDA肝胆显像前的血清生化学指标结果(见表3),所有患儿的TBiL、DBiL、ALT、AST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BA组和IHS组TBiL、DBiL、ALT、AST间无统计学差异(P依序为0.827、0.323、0.554、0.763)。4. 63例患儿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肝硬化(Liver cirrhosis, LC)组和肝细胞正常(Normal liver cells, NLC)组。18例IHS病理中均为NLC;45例BA中,10例(22.2%)为LC,35例(77.8%)为NLC(表4)。根据婴儿出生后的手术时间将BA分为两组:日龄≤60天的有18例,其中肝硬化2例(11.1%);日龄>60天的有27例,其中肝硬化8例(29.6%)。日龄进行手术对肝硬化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K2= 2.143, P= 0.272)。LC组平均日龄为87.1天,NLC组平均日龄为80.2天,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t=0.505,P=0.616)。5. BA有多种分型方法,根据BA的病变范围不同,目前常用的分型法将其分为以下三型(见图1):完全性胆道闭锁(BA Ⅰ型)为3例(6.7%);近端胆管闭锁、远端胆管通畅(BAⅡ型)为2例(4.4%);近端胆管通畅、远端胆管纤维化(BAⅢ型)为40例(88.9%)。Ⅰ型、Ⅱ型与Ⅲ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533,P<0.001)。从肝胆显像的图像显示上看,Ⅰ型、Ⅱ型及部分Ⅲ型病例均表现为24小时内肠道未见放射性分布,部分Ⅲ型表现为24小时见肠道有少许可疑的放射性分布。结论1、99mTc-EHIDA肝胆显像诊断BA的灵敏度明显高于诊断IHS的灵敏度。2、99mTc-EHIDA肝胆显像对于鉴别BA和IHS有重要的临床价值。3、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主要发生于胆道闭锁患儿,且随时间延长发生率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