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概念在中西方具有迥异的观念传统,对于文本的理解是在二十世纪的西方才逐渐形成的理论体系。文本理论的研究对于文学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引导作用。二十一世纪,人类迈入了全新的数字化网络时代,文本的本质与属性也随着人们快速地生活步伐发生了重要的转向,文本向超文本的转型就是最好的例证。本文试图用本体论的方法,以不同时期文本本体的特性为线索,对文本本体状态的演变进行了全面的论证,继而提出二十一世纪互联网络为文本自身的属性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保证了文本间性成为文本最核心的特征。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引言部分,梳理了国内外对于文本研究的现状,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同时提出笔者关于文本本体论述的理论框架。 第一部分聚焦于本体的翻译、本体论的界定以及本体论研究方法等说明,阐释了文本本体的内涵,为接下来的论述提供了参照标准和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探讨了20世纪西方各理论流派对文本本体问题的初步认知,并且厘清了文本形态由口头形态到超文本形体侧发展更迭,表明文本及其理论体系的日趋成熟。 第三部分在前人对于文本及文本间性的理解上,提出网络超文本的链接技术功能使文本间性成为文本的首要特征,因而成为文本本体研究的核心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