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及其影响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文主要分为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冷战后日本国内围绕战略选择问题的论争,主要有国家战略、国家模式与核心问题之争.根据这些论争的实质,作者提出冷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三大目标是:要求负有与美欧共筑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特殊责任";强化日美同盟,但要求与美国拥有"平等地位";参与主导亚太安全机制的建立.冷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是各方面因素共同促动的结果.该文第二部分从国内外两方面对这些动因做出了分析.从国内因素看,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国内政治右倾化、日益抬头的新民族主义以及90年代以来经济的长期萧条等因素导致了其安全战略的调整;从国际因素看,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和地区战略环境变化引发的"安全压力"也对其安全战略的调整产生很大影响.第三部分对日本新国家安全战略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该文认为,日本新安全战略能否得以顺利实施取决于日美安保体系的存废、日本经济的恢复情况以及亚洲国家是否认同日本在本地区发挥支配作用.在现阶段以及可以预见的将来,这些因素对日本的新安全战略都将是巨大的考验和挑战,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安全战略的实施.第四部分深入分析了日本新国家安全战略带来的影响.首先,日本加强日美同盟将会损害亚太地区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对亚太地区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都产生消极影响;其次,日本加强军事力量将严重损害亚太地区安全局势的和平与稳定;更重要的是,日本安全战略的调整将对中国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影响.针对冷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做出的新调整,该文第五部分提出了中国应该采取的对策.以下几点是可供选择的政策性建议:构建周边安全机制营造睦邻友好环境;注意与美、俄等亚太地区大国发展战略合作关系,建立稳定大国关系的机制;加强中日安全合作,增进相互信任.
其他文献
特别没收程序其独特的制度设计与被追诉人财产权保护之间的碰撞引发了学界对经典理论的反思。贪污贿赂、恐怖活动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
自 1980 年代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走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改革和发展过程,目前已初步建立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为支柱的基本框架,养老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转型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我国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厚,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很多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文
行业协会是一种经济治理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行业协会作为独立的经济法主体是处于国家与企业的第三极,它在经济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行业协会要实
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引导人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把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宪法精神外化为可操作实现形式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我国民主政治发
该文第一章对世界各国商标立法上在先权利保护的法律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商标保护的历史、商标权的取得原则、不同商标保护法律制度的利弊分析及相互借鉴等方面对在先权利
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体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力军,在保障我国6.7亿农民群体身体健
20世纪末跨国并购之风吹遍全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的讨论非常热烈,特别是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加快,国际间的经济协作在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
随着我国确定在2010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目标,我国正处于竞争加剧和将要使竞争过程秩序化的阶段。但在当前我国却存在扼杀竞争、限制竞争、不正当竞争等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