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餐后高血糖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s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糖尿病是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均证实,高血糖对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有著不良影响。但近年来临床上对脑梗死患者的血糖监测仍以空腹血糖为主,对空腹血糖正常者,往往不进一步检查糖代谢的其他方面,因此,对不伴空腹血糖升高的餐后高血糖对脑梗死的影响常常得不到重视。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单纯餐后高血糖对脑梗死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共调查109例首发脑梗死7天内入院的患者,根据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结果进行分组:①正常血糖组(空腹血糖<7.0mmol/L,且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②餐后高血糖组(空腹血糖<7.0mmol/L,且餐后2小时血糖在7.8mmol/L~11.1mmol/L之间);③和糖尿病组(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Barthel生活指数(Barthelindex,BI)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病残程度,分别于脑梗死发病第1、2、4周进行评分;随后门诊定期复诊或电话联络随访半年,记录随访期间复发、死亡等事件,并于卒中发病后12周及24周时再评估一次BI和MRS;所有数据处理均用SPSS11.0进行,用频数、百分数描述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三组患者NIHSS、BI及MRS评分之间的差异,4周、12周及24周预后不良率之间比较用x2检验进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1.本研究采用NIHSS来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餐后高血糖组及糖尿病组发病1周时的NIHSS评分分别为6(0~23)和5.5(0~22),与正常血糖组3(0~16)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为0.035及0.047);而糖尿病组、餐后高血糖组发病1周时的NIHSS评分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为0.684)。2.将患者发病4周、12周及24周出现复发、死亡、MRS评分介于3~5分或BI评分介于0~70分定义为预后不良,餐后高血糖组发病4周、12周及24周时的预后不良率分别为(61.4%、46.5%及32.6%),糖尿病组发病4周、12周及24周时的预后不良率分别为(55.9%、47.1%及50.0%),与正常血糖组(28.1%、18.8%及9.4%)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高血糖组及糖尿病组发病4周、12周及24周时的预后不良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为0.626、0.962及0.121)。 研究结论:本研究表明,与糖尿病一样,单纯餐后高血糖对脑梗死患者来说,不仅意味着会有较为严重的病情,而且还意味着不良的预后;积极监测和治疗餐后高血糖可能成为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在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的概率是非常高的,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出现错误与该年龄阶段小学生的学习思维、认知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就小学数学课堂中出现错误的现象,教师不能一味的否定和直接指认更改,而应该转换教学思路,将这种错误性生成的资源进行其他角度的利用,整合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本文主要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性生成资源,并对
◆摘 要:作为一个教师,每天需要面对不同学生不同的提问。在众多的提问学生中,苛刻挑剔的提问者数量不多,占的比例不大,但问题的难度、对教师构成的压力、对教师形象和威信产生影响等,却是不可低估的。教师面对“钻牛角尖””问题的时候,不能一斥了之,置之不理或含糊其辞。要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本着培养人才的方针,以端正的态度、事实求是的原则、灵巧的方法去认真解答这类学生的提问。  ◆关键词:学生;提问;教师形
摘 要: 本文以食品专业食品微生物及检验技术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为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巩固理论教学,就开设食品微生物及检验技术综合实验的必要性及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试验方案和自主选择试验对象等改革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的就业上岗做好准备。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及检验技术 综合实验 实践能力  我校高职食品专业有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生物技术,
◆摘 要: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具体的发现并了解化学现象的变化,是学生学习化学并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化学实验,可以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亲身感知所学内容的组成、结构、性质和规律的科学性质,可以说化学实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聚在密切的联系。而随着环境教育越来越被教育领域所重视,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也成为了现代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环境教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白内障形成,在此过程中几个事件联合起来共同诱导晶状体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晶状体上皮细胞、纤维细胞膜成分和通透性改变、水电解质紊乱、晶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