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NA沉默CXCR4基因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来源 :昆明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11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趋化因子受体CXCR4(CXC chemokine receptor-4)小分子干扰RNA(siRNA)的表达载体,研究其对乳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mRNA局部结构对RNA干扰效果的影响,为选择和设计有效的siRNA提供依据。方法1、设计合成人CXCR4基因不同靶点的能编码siRNA的2条双链DNA序列,并将之分别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GE-1-U6/kna中构建siRNA表达载体,采用内切酶酶切方法和基因测序测序方法对构建的表达载体进行鉴定。2、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XCR4-siRNA1干扰组,CXCR4-siRNA2干扰组,CXCR4-siRNA1+CXCR4-siRNA2联合干扰组。在脂质体介导下,按照分组将所构建的表达载体体外转染分别导入各组CXCR4高表达的MDA-MB-231细胞,绘制转染前后各组细胞的体外生长曲线,作统计学对比,确定转染是否影响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和致瘤性。体外扩增培养各组细胞,收集细胞提取蛋白质,用Western blot分析CXCR4的蛋白表达,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siRNA表达载体对细胞的侵袭能力,选出干扰能力最强的siRNA。对CXCR4的mRNA进行二级结构模拟,分析2段siRNA在靶序列位点的局部二级结构,找到靶序列二级结构与干扰效果之间的联系。结果1、酶切和基因序列测定均显示显示:插入位置和方向及序列大小与预期完全相符,证明克隆构建完全正确,成功构建了CXCR4的siRNA表达载体CXCR4-siRNA1和CXCR4-siRNA2。2、瞬时转染重组siRNA载体的细胞与原代细胞比较,细胞生长曲线较为一致(P>0.05),提示MDA-MB-231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和致瘤性未受到转染过程的影响。重组siRNA载体能显著降低CXCR4的蛋白表达,空白对照组、CXCR4-siRNA1转染组、CXCR4-siRNA2转染组、CXCR4-siRNA1和CXCR4-siRNA2共转染组的CXCR4/β-actin分别为0.4532±0.0012、0.2103±0.0030、0.3922±0.0021、0.1089±0.0011。可有效抑制人类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CXCR4-siRNA1转染组、CXCR4-siRNA2转染组、CXCR4-siRNA1和CXCR4-siRNA2共转染组细胞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8.7±2.4)、(24.5±1.9)、(9.1±3.6)/mm~2,均少于空白对照组(48.3±1.7)/mm~2(P<0.05)。结果表明,针对目标序列的siRNA均能对同源基因的表达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且siRNA1的干扰效果要优于siRNA2。与各表达载体单独作用相比,二者联合作用干扰效果更显著。mRNA二级结构分析表明,siRNA1的干扰靶点位于CXCR4的mRNA二级结构的环区,siRNA2位于茎区。结论成功构建了CXCR4-siRNA表达载体;并且能特异性的抑制乳腺癌细胞的CXCR4基因的蛋白表达,且能有效降低乳腺癌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针对二级结构环区目标序列的siRNA干扰效果优于针对二级结构茎区的siRNA,且针对同一个靶基因的不同靶点同时进行干扰的效果要好于单个靶点。认识到了RNA干扰效果与目标序列二级结构密切相关,在以后进行RNA干扰实验的目标序列选择时,应考虑二级结构的因素。进一步了解了乳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和RNA干扰作用机制,有望为乳腺癌转移的基因治疗开辟新途径。
其他文献
针对教材中"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实验存在的不足,利用学生熟悉的材料开发低成本实验教具,并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56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生产的健康产妇200例设为
<正> 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是指尿中白蛋白排泄量明显高于正常,但常规生化检验却难以测出的一种病理现象。它是反映肾小球疾病和损伤的一个非常灵敏的指标,最
在对同城生鲜供应链模式分析基础上,提出将外卖平台和生鲜超市结合的方式,形成新的O2O生鲜配送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的生鲜外卖平台,通过市场调查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消费
隧道的安全性对保证高速公路的畅通运行至关重要,针对某高速公路隧道拱顶纵向开裂,为了研究隧道拱顶开裂成因,对其衬砌开裂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指出开裂原因主要为衬砌材质不
目的:白血病是一组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是我国10大高发肿瘤之一。从其发病因素来看,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及遗传因素,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
目的: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是食管胃交界癌的一种类型,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高发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需要对新时代中国社会建设目标进行重新定位。通过对新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自胃癌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人TFF3(humantrefoil factor 3,hTFF3)相互作用蛋白基因,并以反向酵母双杂交方法验证候选结合蛋白。探讨hTFF3在胃癌发生、
<正>2018年4月21日,由吉林大学廉政研究与教育中心、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研究"课题组共同主办的首届长白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