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TGF-β1水平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qi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1,TGF-β1)水平的影响,探讨左卡尼汀保护缺血心肌的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60例)和左旋卡尼汀组(治疗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基础上加用左旋卡尼汀5.0g静脉滴注,1天/次。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检测两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实验(6 minutes,walking test,6MWT)、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volume,ESV)、左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short axis shortening rate,FS)、血浆TGF-β1水平、B型尿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等指标的变化。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治疗2周后左卡尼汀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普遍提高1-2级、6min步行距离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2.左卡尼汀组患者治疗后LVEF、EDV、ESV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D、FS有不同程度改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3.左卡尼汀组血浆TGF-β1、BNP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  4.左卡尼汀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可:  1.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2.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浆B型尿钠肽水平。  3.能改善心肌重构,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能量代谢及通过抑制血浆TGF-β1的表达减轻心肌纤维化。可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辅助治疗。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