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氧化石墨烯基仿生贝壳珍珠层块体材料的强韧机制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fu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轻质高强复合材料在装备制造业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现已成为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军事装甲等领域的关键材料。在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对材料结构的优化成为提高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天然生物材料如竹子、贝壳、骨骼等经过亿万年的自然选择和进化,对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从而使其具有卓越的力学性能,成为人们设计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灵感的来源。在众多的天然生物材料中,贝壳珍珠层通过将软物质和硬物质交错排列,能在保证复合材料强度的同时大幅提高材料的韧性而成为研究人员研究和模仿的重点。在制备人工贝壳珍珠层结构材料时,氧化石墨烯(GO)因其强度高、长径比大、质量轻等优点成为制备轻质高强高韧仿生贝壳珍珠层结构的理想材料。本文结合力学实验、有限元模拟和力学理论研究具有不同界面结合强度的氧化石墨烯基仿生贝壳珍珠层块体在弯曲载荷下载荷传递和损伤失机制,并进一步探究交错结构中硬物质尺寸效应对强韧性能影响的力学机制。在研究中,首先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通过干法纺丝的工艺批量制备具有交错结构的氧化石墨烯薄膜,然后以聚乙烯醇为粘结剂将薄膜逐层粘结成块体材料,最后在不同的压力下将块体材料压紧得到具有不同界面结合强度的三维氧化石墨烯基仿生贝壳珍珠层块体材料。对具制备的有不同界面结合强度的块体材料进行三点弯曲测试,测试结果显示,随着界面结合强度的提高,材料的弯曲强度增加,能量吸收先增加后减少,材料的失效方式也发生渐进失效向灾难失效的转变。之后根据片层的微观结构和界面特性,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并利用cohesive单元来分析界面的损伤演化过程。通过研究发现,界面结合强度是影响贝壳珍珠层结构强度的关键因素,通过控制界面结合强度可以调节仿生贝壳珍珠层结构的界面载荷传递和失效模式,从而优化材料的强度和能量吸收组合,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此外,还将氧化石墨烯膜还原,制备还原的氧化石墨烯基块体材料,并对其电学和热学性能进行探索性研究。在对界面结合研究的基础上,对仿生贝壳珍珠层中硬物质片层的尺寸效应进行研究。利用相同的干法纺丝和层压工艺,将大小片层不同的氧化石墨烯与聚乙烯醇(PVA)复合制备GO/PVA仿生贝壳珍珠层块体材料。对两种块体材料进行三点弯曲测试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实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交错结构中增大硬物质的长度尺度能优化硬物质中拉应力的分布,但过度增大片层的长度尺度会引起软物质中剪应力分布集中而不利于力学性能的提高。因此,采取调节硬物质片层的长度尺度时要选择最优长度尺度的硬物质片层。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研究在“无机/有机”二元交错结构中引入碳纳米管增强仿生贝壳珍珠层结构的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在氧化石墨烯仿生贝壳中引入第三相可以通过提高软物质的强度和优化硬物质上的应力分布来提高交错结构的强度和韧性。综上所述,本文采用干法纺丝和层压相结合的工艺,制备不同特性的氧化石墨烯基仿生贝壳层块体材料,并通过力学实验和有限元模拟研究了仿生贝壳层结构的增强和增韧机制。这些结果可为生产大尺寸高性能仿生贝壳珍珠层结构材料提供有益的指导。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内民航运输市场增速迅猛,大型机场吞吐量屡创新高。但受制于有限的终端空域容量,持续增长的航班流量给终端区运行保障带来巨大压力。尽管局方投入先进管制设备,持续优化进离场航路,终端区空域拥堵问题时有发生,由此带来的管制员工作负荷加重,航空公司运营成本增加等问题日益突出。欧美航空发达国家已将进场管理系统用于管制员辅助决策,以期降低航班延误并减轻管制员工作负荷。该系统可按照一定目标对进场航班排序并
氢能作为21世纪最理想的新能源之一,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能源载体,具备来源广泛、燃烧热值高、低碳环保、用途广泛等诸多优势。光电化学水分解制氢可以将太阳能转换为氢能储存利用,其中,探寻合适的光阳极材料是关键。BiVO_4具备廉价易得、对环境友好、稳定性高、禁带宽度合适的优点,因此成为最具潜力的光阳极材料之一。但是,BiVO_4存在空穴扩散长度较短、电子-空穴复合率较高、水氧化动力学较差的问题。因此,如
机场场面已经成为整个航空运输系统容量和吞吐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由于管制部门、停机坪管理部门、航空公司运控部门和航空器驾驶舱之间信息共享不充分,难以准确掌握机场地面时空资源匹配关系,常常导致航班延误、油耗和排放增加。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重点研究场面滑行路径和离场航班推出时刻优化两方面问题。论文首先阐述了场面运行的一般特点,依据节点-边模型对场面结构进行简化建模,分析了三种滑行
纤维金属层合板是指由金属薄板和纤维增强树脂在厚度方向上进行交替铺设而形成的层间混合结构,因其结合金属和纤维二者之间的优点,具有较低的密度、较高的比强度、良好的损伤容限、优异的抗疲劳性以及抗冲击性能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车辆工程以及国防工程等领域。纤维金属层合板是一种发展较为成熟的材料,其力学行为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纤维金属层合板大多是金属薄板和纤维增强树脂在一维厚度上的交替铺设,金
常规气体检测系统由于安装条件或检测范围的限制,在公交车上并不适用。为此有人提出一种适用于公交车的离心式风机气体检测系统,但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离心式风机射流核心流过短、易扩散而导致气体检测系统效果不佳。因此,针对离心式风机气体检测系统存在风机射流核心流过短、易扩散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离心式风机的波瓣喷嘴,并搭建了喷嘴射流实验台,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进口流速下,喷嘴的波瓣数目
磁悬浮轴承具有无摩擦、无需润滑、轴承动力学特性可调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透平机械。然而转子质量不平衡和传感器检测面不均匀等因素导致磁悬浮轴承闭环控制系统中存在与转速同频和倍频的正弦扰动信号,引起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功率消耗上升、电机机壳振动加剧甚至是整机失稳。本文针对磁悬浮轴承中的同频与倍频振动问题提出一套新的组合方案:零相移奇数次重复控制器抑制同频与倍频振动和基于该控制器的现场动平衡方法抑制同频振动
氨气(NH_3)作为生产化肥的主要原料,对于农业的发展意义重大。除此之外,氨还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储氢介质,能够极大限度的降低储存运输氢气的风险和能耗(因在低压条件下进行储运)。然而,目前工业合成氨的主要方法,依然是采用传统的Haber-Bosch工艺,利用Fe基催化剂在高温(450-600°C)和高压(20-40 MPa)的条件下进行,从而导致高成本,高污染,高能耗的产生。而温和条件下(<
近年来,随着压电材料种类的日益丰富,采用柔性压电材料制作压电振子进行能量采集的压电俘能技术成为了国内外能源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本文基于压电基础理论,对一种柔性压电材料MFC(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在弯曲摆动作用下的压电俘能机理展开研究,通过理论建模、仿真模拟以及实验探究等方法研究了柔性压电材料在弯曲摆动作用下的压电俘能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理论分析了悬臂梁柔性压电振子的四种工作模式及其压电输出
机场飞行区异物一直是航班安全运行的重要隐患,对于中小机场而言,采用一体化FOD探测系统是性价比较低的手段。利用无人机进行机场FOD巡检,通过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快速有效的对机场目标区域进行FOD的探测。设计出一套面向机场飞行区无人机异物巡检的系统,主要包括巡检路径规划,轨迹跟踪与监控以及智能图像识别等功能。为了对巡检道面实现全覆盖式的巡检,首先通过高斯投影将WGS-84坐标下巡检范围模型进行坐标
在“德国工业制造4.0”与“中国制造2025”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建筑行业正在积极寻求转型突破,向工业化、信息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装配式建筑也因此得到广泛的关注。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建筑的应用理念,是对传统建筑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它以部件预制为核心,将传统建筑中的梁、柱、墙体等结构合理拆分后在工厂进行预制加工,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组装形成建筑物。相较于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装配式